成功者与失败者,谁更不诚信?

作者: 顾卓雅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6-08-06

本文探讨了在竞争环境中,无论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可能因为“特权膨胀”心理而表现出不诚信的行为。研究表明,这种心理不仅影响比赛时的行为,还会在未来的不相关事件中改变人的诚信程度。

在美国大选中,候选人为了赢得总统大选最后的胜利,往往不顾事实,相互攻击、诋毁对方。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胜负。输赢见分晓之后,通常我们认为,失败的一方处于资源分配的劣势局面,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会不择手段地通过不诚或者反社会的举动,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但诸多研究显示,胜利的一方同样也会图谋不轨,因为胜利让他们认为理所应当获得更多的资源。

因此,不管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在这些“特权膨胀”心理的影响下,不诚信的行为在所难免。流传至今的不只有“杨暄中第”的故事,竞赛和诚信的羁绊同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可以说,只要存在比赛或考试,就会有利用种种不光彩的手段钻空子的选手。数不清的寓言和轶事都在反复强调诚信在成功中的重要性,也是因为它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事实上,仔细挖掘,我们会发现,这两者的关系远远不只表面上那样简单。

科学研究创造性地将比赛和诚信的关系拓展到了两个不同的“时空”,并形成令人惊奇的关联。简而言之,竞赛的结果不仅与比赛时的诚信直接相关,对人类心理的影响还会改变人在未来不相关的事件中的诚信程度。经历一场较量之后,败者和胜者在处理其他事物的时候谁更不诚实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可以成为辩论的主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行为学实验分别对这两种情况加以确证和分析。败者,通常是首先被怀疑的对象。

失败意味着他们在大众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将获得更少的社会资源,具体表现为声望、奖金等,它们会随着失败而减少。出于社会资源的稀缺以及比较或不公正所带来的“受害者心理”,他们可能会通过不诚或者反社会的举动,在之后的事情中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有趣的是,在上述两个实验中,后续实验都体现了“攀比害死人”的现象。

研究者强调,如果人们仅得知自己获得了较少的钱,还不至于出现太多的作弊现象,而当知道其他人可以获得更多的钱时,作弊现象就显著变多了。尽管胜者已经获得了社会的肯定,手握更多的社会资源,但也并非无可诟病。由于胜利也可能会让人在得意之余自然而然产生“特权膨胀”,即认为自己能够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好处,导致胜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不诚行为。

总结这个实验的结果:获得了比赛胜利的A和回忆了比赛胜利的C都倾向于在之后的实验中作弊以获得更多的报酬,而输了比赛的B,回忆个人目标达成的D以及凭运气刮彩票的E和F,则没有选择作弊。由此看来,不管是对于失败者还是成功者,“特权膨胀”都是发生不诚行为的重要内在诱因。

而“特权膨胀”均来源于社会公认的评判和比较,对于失败者来说,在比赛过程中社会的不公正对待或者处于不利的地位会驱使他们在比赛中就发生不诚行为,而胜利者的社会评价由于来源于比赛完成后,所以更容易在后续的事件中发生不诚信的行为。

UUID: 448e56a5-cfa7-46f8-9840-f2f8ed24e1e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5-2016年/2016-08-06_成功者与失败者,谁更不诚信?.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