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主火炬设计解析

作者: 果壳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6-08-06

本文详细介绍了里约奥运会主火炬的设计过程及其设计师安东尼·豪的创作理念和经历。

在8月5日的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这个华丽的圣火盆了:造型华丽、不停翻转闪耀的里约奥运圣火盆。这个奥运圣火盆由世界知名的动力风雕塑雕塑家安东尼·豪设计,直径12米,重达两吨。这个巨盆象征着太阳;其上优雅但有力转动的螺旋代表着生命。圣火盆的核心是一圈能够翻转的环,每一节环上附有四片风翼。相邻的风翼错开一点点角度,直到绕一圈回来也错开了一轮。

如果在这些枝枝蔓蔓里你看不出结构,可以从下图中体会一下,它们有很多类似之处。或者这个:还没晕吗?那再来个进阶版(雾……“我的想法是通过模仿脉冲的能量和反射光来重现太阳。”安东尼·豪说。“我希望人们从主火炬、开幕式及里约奥运会本身得到的信息是,人类能够做到的成就是没有极限的。”豪最先在他位于西雅图北侧的奥卡斯岛的工作室开始火炬的设计,最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完成,并于七月底运往里约热内卢。

里约一座新建的海滨公园将保留该主火炬的缩小版本。关于他的风动雕塑作品,豪是这样自述的:“在过去的17年中,我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悬浮且独立式的动态雕塑,其中大部分设计的目的在于回应外部自然环境中的风和光。我尝试用经济节约的方式来建造物体,它们的视觉参照物从低科技科幻小物件一直扩展到微生物学或天文学的模型。

以不锈钢材质为主制成骨架,以锤造曲线形状或者平面形状的玻璃纤维碟片作为驱动力,我希望这些零件在静止的时候呈现出简朴的线型的优美感,在有风的时候则变化成喧闹的动画。多轴式精美平衡的形式,既有对称也有非对称,协力创造出视觉上令人满意的三维和声。”可以看到,每一个“触手”上是有一些小圆片或者是碗状的结构的,如果你见过屋顶上、电线杆上的风速仪,就能想到了,其实这个结构是用来收风的。

当有风吹过的时候,这些“触手”就会开始在轴上开始旋转,这台“催眠仪”就会被推动,如同花朵一般绽放。安东尼·豪来自犹他州盐湖城,曾就读康奈尔大学,之后搬到位于缅因州的史勾西根绘画雕塑学校。受到其童年喜爱的两种建筑拼装玩具Tnkertoy和Erector Sets的启发,豪于1989年开始创造大型金属风动力雕塑,此前数年他一直从事水彩画创作。“视觉世界中所有东西都是静态的,我对此已经感到厌烦了。

”安东尼·豪说。换言之,他相信雕塑并不一定要是死气沉沉的呆板设计。豪创作出了和大自然共生、共同活动的艺术,他的金属作品造型像是舞动着,如同真实世界中的屏幕保护程序。这位艺术家在接受“创造者计划”采访时,展示了作品的制作流程,看它们是怎样从他在电脑上设计的3D模型,变成用Rhinoceros 3D做成的CAD设计。

然后,这些设计用等离子切割机进行激光切割,最后,他会一丝不苟地用传统金属雕塑工艺完成这些作品。要想让雕塑作品像豪的作品一样“魔性”,你得是一个有点奇葩的人,要拥有广阔、天马行空的思维。把他的言谈和这些漩涡一般的视觉效果结合在一起,也许你就能最好地理解那些雕塑的超越性。“最初我喜欢上雕塑,是因为我喜欢上了Ford模特公司的一个模特儿。我为她做了一颗金属的心。

但她估计是觉得我是一个蠢货吧,这礼物完全没起到作用。”“我的作品在网络上疯狂传播使我震惊。我从来不知道互联网可以起到这种作用。正在发生的视频革命就像赠与我事业的一个天赐之物。”“你需要花10到15年才能让这些雕塑不会散架又好看。我必须凭直觉猜测,如果风真的很大的话会发生什么。我尽量未雨绸缪加固我的作品。测试它最好的方式是把它绑到我的福特F-150上然后开上高速公路。

“任何东西都能在50节大风(注:1节=每小时1.852千米)里动起来,随便把金属放在桌子上也能被吹跑;但是要想让你的作品能在1节的微风里也旋转起来,那就有点难度了。”“现在我已经完全能在我的头脑中完成设计,我甚至不需要画出它们,我能我的脑海中看到它们。我可以在散步过程中想象它的形状。如果你持续二三十年做一件事,你就可以在脑中完成它,在脑中表征出所有的线索。

”“如果我的作品可以放在任何地方,我愿意把它放在斯特姆国王艺术品公园( Storm King sculpture park)。另一个理想之地,是位于西雅图这个新开的有很多大名鼎鼎艺术家的公园。我想和我的同辈们共处同地。”

UUID: b0f0852a-95c6-4824-a896-035bb911671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8-06_里约的主火炬你能看一天?那这些图够你看到奥运闭幕.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