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世纪开始,随着蒸汽机和水力纺纱机等新技术的发明,机器代替了人力,工厂取代了手工作坊,从而使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引起了一系列社会变革,这在历史上称为英国工业革命。欧洲的商人抓住了这个机会开拓海内外市场。艺术家也感受到了这种激动人心的时代气息,创作了一些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作品。
表达热火朝天的工业生产场景,是这些画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英国画家德•卢戴尔布格的《卡尔布鲁克代尔之夜》(图1)就是这样一幅吸引眼球的作品。由于工业生产夜以继日,原来偏僻的山区小镇已经不再安静。画中,月亮高挂在天幕,但是夜深人不静,运输的马车整装待发⋯⋯此画描绘的是卡尔布鲁克代尔当地的炼铁厂,大熔炉飞溅的火花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周围的小镇和远处的群山。卢戴尔布格出生在法国,后来移民到英国定居,他原来是搞舞台美术的,后来对风景画和工业题材产生了兴趣。
《卡尔布鲁克代尔之夜》是他的一幅代表作。
在以科技和工业为主题的绘画中,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1734—1797年)最负盛名,被艺术史称为“第一位去表现工业革命的职业画家”。他热爱科学,是当时英国著名的科学社团“月光社”的粉丝,常常参与社团的聚会和讨论。这是由一群哲学家、科学家、医师等组成的俱乐部,每每于月圆时聚会,一起讨论化学、电力、医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发现。
社团的参与者还包括了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的祖父。因此,赖特对当时的科学动态和技术发展了然于胸。他创作了一系列表现科技和工业革命的作品,专业内容画得准确完美,无可挑剔。
与上述两位画家一样,德国画家门采尔也对工业题材饶有兴趣,早在19世纪40年代他就创作了《柏林—波茨坦铁路》。他画的《轧钢厂》(图2)是这一主题绘画里的杰作。
画面上,工厂里的机器构架纵横交错,车间里烟雾弥漫、人头攒动,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热血沸腾之感。几名工人用铁钳子夹起烧红软化的铁块,送入轧钢机器,炫目的火花在瞬间迸发⋯⋯画面定格在这一惊心动魄的时刻。其中,工人的侧面和背面构成了图画的阴面,犹如磐石一般,显示了一种凝固的力量之美。
由蒸汽机驱动的火车,是工业革命最受人瞩目的成果之一,俨然成为一种“时代的象征”。
24岁就成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里最年轻的成员的英国画家透纳(1775—1851年),热衷于描绘光色的变化或运动的某一瞬间。1839年,英国第一条横跨泰晤士河的高架铁路,在工程师布津内尔的指导下建成,大西部铁路公司的火车通车,透纳闻信后兴奋不已。这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火车!为了体验高速飞驰的感觉,他登上了一列特快列车去旅行。
火车飞速前进时,外面下着倾盆大雨,他打开车窗把头伸出去,观察飞快掠过的景色,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他画了《雨,蒸汽和速度》(图3),记录了他对火车、铁路的体验,也表达了他对工业革命和现代世界的赞同。
工业革命在发展了生产力、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扩大了贫富差距。
在《轧钢厂》画面的右下方,一块挡住了火花的铁板后面,有几个工人正趁工作的间隙在吃饭,尽管周围声音嘈杂,空气里弥散着污浊的气味,但是工人们仍在狼吞虎咽。荷兰画家凡·高,年轻的时候曾经到比利时的马卡塞矿区当牧师,他到了那里发现这个矿区是一个“黑乡”,高大的烟囱日夜不停地把黑色煤尘撒落到附近的地区(包括工人的贫民窟)。工人德克鲁克告诉凡·高:“我们连奴隶都不如,我们是牲口。
早晨三点钟我们就要下井了,中间吃饭的时间只有十五分钟,然后就一直干到下午四点钟。地底下又黑又热,空气里又充满了煤尘和毒瓦斯⋯⋯我们这里不分男孩儿、女孩儿,都是从八九岁开始下井,不满二十岁开始发烧,要是没有死于瓦斯爆炸或者罐笼事故,我们可以活到四十岁,然后死于肺结核病。”(参见《渴望生活》)
工业革命带来的另一负面效应就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疾病流行,19世纪的伦敦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
著名的泰晤士河也是污水浊流,风光不在。印象派画家莫奈是最讲究用眼睛作画(即观察)的大师,在他的成名之作《印象·日出》里只看到红色的太阳,勒阿弗尔港口和水中的船只都隐藏在雾气之中。几十年后,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托宁介绍说,英国国会的会议上,有科学家议员以莫奈在伦敦写生作品里画有的紫色烟雾,来证明工业对大气的污染。
正由于这些负面作用,许多人对工业现代化等心怀疑虑,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回到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