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劝你喝酒的“朋友”,是在帮你召唤7种癌症!

作者: 芸香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6-07-25

饮酒可以致癌,并且至少与7种癌症相关,这不是谣言,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证据确凿的事实。酒精早已被IARC列为1类致癌物,人体至少有7个部位的癌症都和它有着明确的联系。

酒类广告常会告诉人们,少喝一点酒没事,可能还“对心脏有好处”,但它们却几乎从不会提及另一面信息:酒精饮料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即使小酌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饮酒可以致癌,并且至少与7种癌症相关,这不是谣言,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证据确凿的事实。

最近,在《成瘾》(Addiction)期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中,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珍妮·康纳(Jennie Connor)集结既往研究文献,再次向世人强调了饮酒可导致的健康风险。

研究者们对喝酒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多认识,在这方面,研究证据很多,也可以给出相当肯定的结论。酒精早已被IARC列为1类致癌物,人体至少有7个部位的癌症都和它有着明确的联系:口咽、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在这其中,随着饮酒风险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口腔、咽部和食道部位的癌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平均每天摄入酒精50克以上的人在这些方面的患病风险大约是不饮酒者的4~7倍。

我们拥有比“统计学相关”更强的证据。说到流行病学研究,人们总会提到“相关不等于因果”,出于谨慎,酒精与癌症的关系不少时候也只被描述为“相关”。不过,康纳在她的综述论文中强调,在“饮酒致癌”的问题上,我们得到的研究证据远比简单的“统计学相关”更加确凿。人们对健康风险因素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观察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而这种类型的研究确实是无法直接证明因果的。

不过,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信息可以告诉人们,有理由相信癌症与酒精摄入的相关性就是酒精直接导致的:1. 酒精与癌症的关系存在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也就是说,喝得量越多,患癌症风险越大,在不同的研究当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而这也符合致癌物作用的普遍规律。2. 戒酒足够长时间之后,可以看到明显的风险下降。和戒烟一样,有足够多研究可以证明戒酒之后相关癌症风险会明显回落。

例如,一项对既往研究的汇总分析认为,在停止饮酒后20年,食管癌的发生风险会回落到与不饮酒者没有显著差异的水平。这也说明饮酒量确实是其中的决定因素。3. 饮酒致癌从原理上讲得通。喝酒导致癌症风险的原理还没有完全明确,但至少实验室研究已经阐明了部分机制。例如,对于口咽、食道和肝脏,一般认为产生致癌危害的主要是饮酒带来的代谢产物乙醛,容易造成乙醛蓄积的基因缺陷也确实与更高的癌症风险相关。

少量饮酒:低风险但并非绝对安全。目前,各国健康机构对于饮酒的建议一般都是“限量”,例如中国建议成年男性每日的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限量之内的少量饮酒是不是就没事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给出的限量建议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安全剂量”,而是“低风险剂量”。从癌症风险的角度来看,没有办法划出一条绝对安全的线。

研究数据显示,少量饮酒者口咽部、食道和乳腺的癌症发病率比完全不饮酒者依然是轻度升高的。

权衡利弊:“有益心脏”和“致癌”不是等重的砝码。大量喝酒不好,这一点毫无争议,那么究竟该选择“少喝”还是“不喝”?从个人喜好的角度出发,成年人选择少量饮酒,承担轻微增加的癌症风险,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如果只从健康角度考虑,“不喝”是更好的选择,毕竟饮酒不能带来任何明确的健康益处,也没有任何营养物质是必须从酒中获得的。那“少量饮酒有益心血管”呢?这一次,康纳也专门强调了这个问题。一些酿酒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尤其喜欢宣传这一观点,但与“致癌”的确凿证据相比,“少量饮酒有益心脏”的争议性要大得多。

虽然在不少研究当中,少量饮酒的人看起来都比不饮酒者心血管病风险更小,但是必须要强调,这种趋势很可能来自研究分组的失误:如果只调查当下饮酒情况,就会把戒酒者错误地划进“不饮酒组”,这会拉高基线患病率,造成虚假的下降趋势。另外,少量饮酒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也还没有足够合理的原理解释。现在我们无法完全否定少量饮酒的可能益处,但在做出决定时,证据确凿的致癌风险是更应该着重考虑的一方。

UUID: 053cfd7b-6b5c-4dae-b91f-8992b5700b3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7-25_饭桌上劝你喝酒的“朋友”,是在帮你召唤7种癌症!.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