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史上,可能很难找到比伦勃朗更热爱创作自画像的人。这位杰出的荷兰画家在一生中留下90余幅风格各异的自画像,在17世纪,这绝对够得上“自拍狂魔”的标准。在这些自画像中,人们可以看到画家的人生轨迹,同时也会惊叹于画面中精准、动人的神态和光影。自画像也画得如此精致,伦勃朗是怎么做到的?
最近,发表在《光学期刊》(Journal of Optics)上的一篇论文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高超的技艺之外,伦勃朗在自画像中可能还使用了一些光学技术手段,利用凹面镜制造了自己的投影。
画家将光学技术用于绘画,这种观点并不新鲜。自15世纪开始,暗箱就被作为绘画辅助工具使用,这些设备利用小孔成像等方式投射影像,方便画师进行描摹,它们也正是照相机的前身。
不过,在那些著名的画家和作品中,投影使用与否还存在很多争议。对投影技术的一个质疑就来自于自画像——暗箱没办法用来画自己,假如说画家们用了它来辅助绘画,那么要如何解释他们的自画像也画得同样精致?而现在,论文作者指出,在自画像中利用投影其实同样可行。
论文作者表示,如果在平面镜之外再结合上凹面镜,同时采用适当的照明,其实就可以在绘画平面上投射出自己的投影了。通过这些镜面的聚焦和反射,完全可以在画家触手可及的位置上投射出比较清晰的影像。而根据文献记载,至少理论上讲,在17世纪时这些设备都是欧洲画家可以获得的。
那么,热爱“自拍”的伦勃朗在自画像中用了这样的投影法吗?
应该说,现代人想要得到确切证据非常困难,所以论文作者最多也只能说“可能”而已,这也是这个领域一直争议不休的原因。不过,他们确实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线索。例如,在伦勃朗早期的小尺寸自画像中,有相当一部分使用了铜板作为创作介质。用铜板制作蚀刻版画无可厚非,而在铜板上绘制彩画,这个选择就显得有些不寻常了。
论文作者提出,这种介质选择或许就提示了投影法的使用——因为对于较小尺寸的图像,铜板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投影效果。
另一个有趣的论点是,在后期伦勃朗较大幅的自画像作品中,每一幅中他的头部尺寸看起来都差不多大。这些画作的整体尺寸千差万别,但画作中头部的尺寸指标却都差不多。在1652~1669年的自画像中,从眉毛到下巴的距离最多也只相差4厘米左右。这或许也说明,这些自画像是利用同样的投影设备进行创作的。
当然,这篇论文也同样引来了质疑。光学专家戴维·施托克(David G. Stork)就批评说,利用奥尼尔的方法将会得到上下颠倒的投影,如果利用这样的投影来进行作画,那么画作中就会观察到上下颠倒的笔触,而在伦勃朗的画作中不存在这样的迹象。而且,我们也找不到任何历史文献提及伦勃朗对光学技术的使用。
对此,奥尼尔回应说,也可能是伦勃朗在利用投影确定好轮廓细节之后,再脱离投影辅助画好剩余的部分,这样就可以解释笔触方向的问题。
艺术家们接受当时先进的光学设备,并将它们利用在自己的创作上,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在那个年代,光学技术和艺术创作其实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即使利用投影作为辅助方法,画面中传达的情感,以及还原现实的精巧技艺,它们依然来自艺术家本人。在伦勃朗的画作前,人们依然会驻足惊叹,奥尼尔先生同样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