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数人都生活在温带地区,很难有机会见到千奇百怪的热带植物,比如巨魔芋、猴面兰、三尖兰……好在,我们有温室。当你走进植物园,直奔这些大玻璃房子而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究竟经历过怎样的发展历程?
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帝国有一个爱吃蛇瓜(American cucumber,一种长相酷似黄瓜的东西)的男人,他热爱蛇瓜到了一年四季每天都要吃的程度。要知道,蛇瓜原产热带,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在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的古代,要保证一年四季都能获得这种作物实在是很困难。然而,这个男人做到了,只因为他是提比略(Tiberius)——古罗马帝国的皇帝。
在罗马农学家科拉姆莱(Columella)和诗人马泰阿(Martial)等人的记载中,古罗马人为了满足皇帝的愿望,在世界上创造性地率先应用类似现代温室的概念。在蛇瓜可以正常生长的季节结束以后,他们往木箱中装上土,在里面种上蛇瓜,然后把木箱放进一个房间里,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玻璃,于是他们给房间装上云母薄片,既能使阳光透进室内,让蛇瓜吸收利用太阳光热,还能保持室内温度。现在看来,原理与现代温室无异。
温室在出现后的一千多年里,基本上都是富人专有。想想也是,如果不是有钱有势的人,谁会像提比略那样,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专门修个房子?即使是如今看起来简单的温室,其建设费用也不会很便宜,并没有广泛运用于生产,因此温室变成富人的玩具也就不足为奇。但富人们在“炫富”的同时,无疑也推动了温室的发展。
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有权有势的法国王室就在现代温室发展史上留下了鲜亮的印记。法王亨利四世曾经建造了向阳的拱形房屋来种植豌豆,以促进豌豆早熟;路易十四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最早将玻璃窗引入温室的建设中,建成了有简单玻璃屋顶的温室。
如果追溯现代化温室的起源,还得回到13世纪的意大利。早期的温室主要是用于存放一些从热带地区带来的植物,由于技术的缺乏,早期温室往往都会面对保温的难题,温室的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对温室加温设备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历史。
在加温设备得到充分发展后,现代化的温室已经不再担心保温问题,既可以用热水管道也可以用热风炉;多年实践中探索出的温室建造方式和新的薄膜覆盖材料也提高了温室的保温能力。现代温室不仅可以加温,还可以通过帘幕系统对温室遮阴,或者使用可以循环水的湿帘和风机来给温室降温,真正做到冬暖夏凉。
现代化温室面积能够覆盖1公顷的土地,其内部环境可以做到自动化调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荷兰是现代的设施园艺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玻璃温室,对当今世界设施园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近几十年来,温室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在寒冷冬季为植物提供温暖环境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发出了穴盘育苗技术,后来人们又在温室中加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如计算机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行走式喷灌系统等,做到对温室中的环境条件进行精确调控,其生产自动化程度堪比工业品的加工,这样的设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植物工厂”。
21世纪初,英国人建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它位于英格兰的康沃尔郡,是英国庆祝千禧年的一项工程。如果简单概括一下它,那就是一座大型植物园,两个大型温室分别为热带植物区和地中海植物区,还有一个露天植物区。尤为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景点,还是建自一个废弃的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