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传之秘:怎样拥有一只真正的皮卡丘/杰尼龟/妙蛙种子?

作者: 红色皇后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6-07-19

本文探讨了如何从现实生物中找到与口袋妖怪相似的特征,分析了皮卡丘、杰尼龟和妙蛙种子的生物学可能性,并讨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对应生物。

因为《口袋妖怪·走你》,呃,我是说Pokemon Go的突然走红,关于这些小怪兽的童年回忆一下子复活啦。精灵宝可梦(嗯这是官方翻译)系列的创始人田尻智说过,他是因为小时候有捕捉和相互交换昆虫的经历,受此启发而创造了这样一种玩法。宝可梦的宇宙当然是虚拟的,但是要完全凭空创造出740种怪兽,也是不太容易的是吧——所以不可避免的,它们也要像玩法本身一样,带上现实生物的烙印咯。

换句话说:在座的邪恶科学家们,还等什么呢?大自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为了不再让自然控被“皮卡丘能不能养”的问题淹没,快去培养真实的宝可梦吧,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待你们!皮卡丘过街,人人……皮神的身份是“电气鼠”,这是很合适的,因为啮齿目盛产萌物。

来自内蒙和非洲的跳兔(Pedetes capensis),和龙猫的远亲,南美洲的山绒鼠(Lagidium viscacia),都有可爱的圆滚身材,尖耳朵和粗尾巴。

虽然毛有点刺,眼睛有点呆,但尖耳朵和长尾巴还是齐备的。只是这俩货身材略小了点儿。皮卡丘设定体重6千克(智爷一个10岁小孩成天抱着它,真是怪力般坚强的体质),比它们俩大了一倍。没办法,啮齿目如果体积大了,萌度就会直线下降……然而大到一定程度又开始迷之萌了,比如水豚 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

但是啮齿目也有不好处。小型食草哺乳动物很容易被捕食,平时生活都非常小心。跳兔和山绒鼠白天藏在洞里,夜间才出来,跳兔还有长长的后腿,可以飞快地跳跃。皮神白天大摇大摆满地走,不知道“耗子过街,人人喊打”的古训吗?也许我多虑了,敢吃它的动物(或口袋妖怪)都会像火箭队一样,变成电烤吐司。谁敢惹我?

虽然现实中没有会放电的耗子,但也有掌握强力绝招的啮齿动物:豪猪。非洲冠豪猪(Hystrix indica)发怒的时候,连狮子都要让道。豪猪的尾刺末端很粗,而且是空心的,好像拉长的高脚杯,这是它的乐器。它摆动尾巴,就会发出响亮的“咔咔”声,恐吓敌人。

话说皮卡丘会不会发出什么标志性的声音?“皮卡,丘!”呃……看来很合理嘛。同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皮卡丘的外表如此显眼:红色、黄色、黑色,再加上闪电形的尾巴。具有特殊防身技巧的动物,同时具备奇怪的声音或者鲜艳的皮肤,可以让敌人记住“不要惹它”,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这就是警戒色原理。哺乳动物里,臭鼬也有警戒色,但臭鼬是黑白相间。因为攻击臭鼬的兽类都是半色盲,黑白对于它们来说是最醒目的。

剧毒的珊瑚蛇配色也是红、浅黄、黑,换言之这是一条24Ω的蛇。这样看来,皮卡丘的敌人,很可能是具有三色色觉的生物,例如鸟类或灵长目。动画第一集里,皮神把智爷电得漆黑,后来智爷在烈雀爪下救它,才开始主动亲近它的主人(铲屎官?),倒是非常合理的。电气鼠讨厌猿,但智爷这头裸猿能帮忙驱赶鸟,两害相衡取其轻,就勉强跟着你吧。

顺带说,自然界里是有叫皮卡的生物的,比如……喜鹊(Pica pica)。好吧并不像。但还有这个!蒙古鼠兔(Ochotona pallasi)。好吧人家只是英文名叫pika,而且读音是“派卡”,而且还是兔形目的……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啮齿目来比较好啦。

妙蛙种子是蛙吗?妙蛙种子的中文名字里有蛙,好像该算两栖类。但它有尖尖的"耳朵壳",这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但它的英文名叫做Bulbasaur,"saur"这个字是拉丁文的"蜥蜴",是古爬行动物常用的词根。绿色的外表,缺脖子,蹲坐的姿势,这些特点粗看起来觉得就是一只青蛙或者蟾蜍。因此,日文フシギダネ本来直译是“神秘花苞”,但中文宝可梦普遍采用外形原则命名,才被翻译成了妙蛙种子。

但是,对比一下:大蟾蜍(Bufo bufo)和妙蛙种子,这不是两栖类的腿,这得是爬行类或者哺乳类的腿呀!它的蹲坐姿势和青蛙不一样的。所以它到底是啥呢?可爱的尖耳朵无法留下化石,但耳朵确实在哺乳动物进化中,具有非凡的意义。哺乳类的祖先是兽孔目动物,根据老式的分类法,它们属于“爬行类”,但现在倾向于把兽孔目和哺乳类一起归为合弓类(Synapsida)。

锤骨和砧骨由我们祖先嘴上的骨头--下颌的关节骨和上颌的方骨--演化而来,根据兽孔目的化石,我们可以发现,从三叠纪到侏罗纪这段时间,这些动物的颌骨逐渐变小,移动位置,向"兽耳"的方向演变。

我们可以想象,口袋妖怪世界的生物学家把妙蛙种子归为“爬行动物”,后来发现它长着一对“兽耳”(具有三块骨头的耳朵,能更好地接收高频率声音,听训练家的命令,大概也会更清楚),放在兽孔目更合适,甚至把它当成进化论的证据。等一会,我们不考虑妙蛙种子是一种植物的可能么?没关系!光合作用在动物中并不少见。过气网红(网绿?)树懒的毛发里住着藻类,给它穿上一件绿色迷彩服,不过树懒本身并不利用这些光合产物。

但还有许多动物,比如珊瑚,体内都住着藻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

这方面最有名的是东部翠绿海天牛(Elysia chlorotica),这种海蛞蝓的消化器官里寄居着叶绿体,来自它吃下的滨海无隔藻(Vaucheria litorea)。靠着这些小工厂制造糖分,它可以10个月不吃饭。更奇特的是,海蛞蝓的染色体里,存在许多海藻的基因,用来制造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

这些基因来自它们祖先吃进的海藻,经过多代演化,已经写进了海蛞蝓的遗传密码。这种奇妙动物的属性大概是水系加草系,或者虫系加草系。

烈火焚身小火龙在温度高达92℃的热泉里依然可以找到细菌。某种古菌(非常原始的微生物,看上去很像细菌,但分类上关系甚远)可以忍受112℃的高温。这么说好像挺厉害,但细想一下也不足以让人吃惊。相比其他极端环境而言,生物对“高温”的容忍能力,似乎有点……弱。

即使是脱水状态的世界最屌动物,水熊虫,也“只能”容忍180℃的高温达两分钟。要知道它在近似绝对零度的环境下,能待的时间也是两分钟。要杀死这个无敌圣斗士,划一根火柴就可以了。

毕竟,生物再强也不能超越化学,构成生物的关键物质——蛋白质和DNA。对热的容忍度都很低;液态水也是生存的必需品(古菌能够在超过100℃的地方生存,是因为深海高压使水的沸点提高了)。所以现实世界没有像小火龙这样,屁股着火还没事儿一样的蜥蜴。小火龙的技能,实在很难得啊。

在生物体内,可烧的东西并不难找,比如牛胃里的细菌和古菌能产生甲烷。

柳田理科雄在幽默科普读物《空想科学读本》里提出,怪兽只要在嘴里含着打火石,吐出可燃气体,用磨牙的方法打火,就可以喷火了。喷火龙说不定也是这个原理……但这样喷火还是相当有风险。2012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就是颁发给一项防止人类“喷火”的技术。治疗肠道问题,常用一些泻药——甘露醇和山梨醇——“打扫干净屋子”,这些东西被大肠杆菌分解后,会生成大量的甲烷和氢气。

一些治疗工作(比如切除息肉)用到的器具,正好又会打火星……结果不是病人掌握了新招式,而是肠道爆炸。

哥斯拉的设定是之所以能喷火,是因为体内有核反应。等等这样明明难度更大了吧……玩火终将自焚。但除了人属动物以外,确实有一些生物利用火焰——比如很多桉树物种。桉树不会喷火,但纵火的能力一等一,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甚至得到了“汽油树”的绰号。

在森林里,它们会脱落大量的树皮和树叶,铺在地上,这是野火的燃料。有些桉树的树皮还会剥落,一长条一长条地下垂,另一头还连在树上,像撕开的香蕉皮。这东西很容易把地上的小火引到树上,桉树叶子又含有许多易燃的油,于是小火变成可怕的烈火。

野火虽然凶残,但火灾烧过的土地是非常好的苗床。不耐火的植物被烧毁,留下大片空地,让充足的阳光照在地面上,吃植物的虫子等等也被烧死,草木灰又提供了肥料。

桉树种子包在结实的木质外壳里,可以抵抗短时间的高温,经历火灾也不会烧熟,劫后正是播种的好时机。其他植物像桉树这样“纵火”的不多,但是利用火灾的倒是挺常见,毕竟机会不能浪费嘛。其中比较极端的例子有岸松(Pinus contorta),它是完全依赖于火灾的,不起火就不能维持正常种群。

岸松的树皮很薄,其实不耐火,但是它的松塔是被树脂封闭的,正常情况下不释放松子,只有在火灾的时候高温才会融化树脂,让松子掉出来,正好赶上灾后新芽。

在加州海岸,岸松和具有类似特征的松树甚至形成了专门的“闭塔松林”。生物细胞在木头燃烧的高温下必死无疑,但植物可以允许(有时是很大的)一部分组织的死亡,靠着苦肉计,桉树这样的耐火物种,实现了火+草双属性。火灾过后,桉树的种子在森林里发出新芽。

如何成为一名喷子,我是说,杰尼龟“喷水”比起“喷火”,真是人畜无害,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的火焰,只是燃烧产生的,发光的气体或等离子体,密度很小。一点物质提供化学能,就能产生壮观的火焰。相反,水的密度很高,而且几乎无法压缩,所以要喷水,必须解决“水从哪儿来”的问题。喷水倒是不难,但杰尼龟哪儿来的水呢?

龟也像消防车一样有水箱吗?还真有!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岛上,发现当地的巨龟膀胱里充满清澈、略带苦味的水(达尔文尝了),以备不时之需,一种生活在沙漠里的穴龟(Gopherus agassizii),膀胱的容量甚至达到自重40%。说起来好像很大,但用来制造特效,这点水还是太少。

水箭龟设定体重85公斤,我们就算它像穴龟一样,能储存体重40%的水,那就是34公斤,普通家用水龙头的最大流量约1.3立方米每小时,也就是说,按照水龙头的流量吐水,只能坚持不到两分钟。

或者我们换种策略,改向消防栓学习?连在水源上,自身不蓄水,只管开喷。这样的喷子,在自然界也不少。许多蛾和蝶都会在水坑边狂饮,不是口渴,而是为了获取食物里缺乏的钠,多余的水立刻排出体外。

一种谷舟蛾属的蛾(Gluphisia septentrionis)在痛饮时,每隔3秒钟,都会从肛门射出一股细细的水箭,远及40厘米外(超过蛾身长的20倍)。它可以这样饮水三个半小时,排水38.4毫升,超过蛾体重的600倍。哇!这个很够力!

但是杰尼龟是从嘴里喷水的啊?这个具体的原理就不知道了。著名的射水鱼Toxotidae 的确可以用嘴喷水,因为它本来就在水里,鳃稍微运动一下就有无限水源。但杰尼龟没有鳃,嘴又在往外喷,吸水……难道……只能靠另一头的那个开口了吗……我只提一句,“上下颠倒”的例子在龟鳖目里并不少见。许多龟都会用肛门辅助呼吸(依靠肠道内的微血管吸收氧),普通的甲鱼会用嘴排泄尿素。

杰尼龟:等老子进化成水箭龟,赶紧改成炮管喷水吧,这太尴尬了……

UUID: 0c169843-2735-4f3c-a456-aa048318603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7-19_不传之秘:怎样拥有一只真正的皮卡丘杰尼龟妙蛙种子?.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0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