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吗?

作者: 阮光锋

来源: 某科学杂志的网站

发布日期: 2016-07-13

本文探讨了“负能量食物”的概念及其科学依据,指出“负能量食物”并不存在,减肥应从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消耗入手。

你听说过“负能量食物”吗?据说吃了这种食物,不会给人体增加能量储备,还可以边吃边减肥。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关于“负能量食物”的说法还真多。在某科学杂志的网站上有专题介绍“负能量食物”,文章认为“负能量食物”包括苹果、芹菜、羽衣甘蓝、番木瓜和生菜等25种食物,它们大多是能量低、富含膳食纤维的植物性食物。还有很多减肥产品和网站都在打着“负能量”的旗号大肆宣传。

但究竟什么是“负能量食物”呢?这一概念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呢?“负能量食物”这一概念大约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现,而现在网络上早已呈“满天飞”之势。根据介绍,所谓的负能量食物并不是指所含能量小于零的食物,而是指消化时所需能量大于其本身所提供能量的食物。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不过,除了提供能量之外,人们在进食过程中也要消耗一些能量,如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等。

如果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大于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比如吃100克某种食物,它能提供80千卡能量,消化这种食物却需要100千卡能量,那么,综合一下,该食物所产生的能量效应就是-20千卡,即所谓的“负能量食物”。这是“负能量食物”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个理论,很多商家开发出了可以帮助减肥的所谓负能量食物——吃进去后,不会增加能量储存,反而能增加能量消耗。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确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游泳,小到站立、眨眼都是要消耗能量的,吃饭也不例外。在摄食过程中,除了咀嚼、吞咽等动作消耗的热量外,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及代谢转化,也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在营养学里,通常把这种因为摄食而引起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

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以大分子形式存在,人体并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分解成小分子才能消化吸收。比如,我们吃一个汉堡,要先用牙齿咀嚼成较细的形状进入食道,然后进入消化系统,在消化系统里会有各种酶将这些细小的食物颗粒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将淀粉分解成单糖,将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一酯和脂肪酸,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然后再完成消化吸收等过程。

细心的人会发现,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正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食物热效应通常表现为机体散热的增加,一般在人们进食1小时后产生,大约3小时后达到最高峰。既然食物消化的确要损耗能量,那会不会存在食物热效应大于食物所提供的能量的情况呢?如果继续检索,你会发现,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负能量食物”的学术文章,“负能量食物”的说法大多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商业网站或者博客上。

根据“负能量食物”的定义,要判定一种食物是不是“负能量食物”,就要看它的食物热效应究竟有多大。其实,不同的食物成分,食物热效应也有一些差异。在三大供能物质中,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大,相当于其本身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热效应为5%~6%,脂肪的食物热效应最低,为4%~5%。

对于一般混合食物来说,食物热效应大约占食物所含能量的10%,也就是说,吃下具有2000千卡能量的食物,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卡能量来消化食物。所以,食物的热效应一般在10%左右,最多也不超过30%,“负能量食物”也不可能真的存在。

虽说食物热效应并不会大于自身所含的能量,但是,关于食物能量的计算方法,营养学家们还是有一些争论。《科学》杂志上就有一篇文章提醒我们,现在的计算食物能量的方法可能并不准确。

评估食物究竟有多少卡路里能量的方法最早由威尔伯·阿特沃特创立于19世纪末。这是一种简易的评价方法,它将1克蛋白质的能量视为4卡路里,1克脂肪视为9卡路里,而1克碳水化合物视为4卡路里,后人又在他的基础上做了修改,补充了1克膳食纤维等于2卡路里。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根据这个方法来计算食物能量的。

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并不存在“负能量食物”,那些打着“负能量食物”旗号的减肥产品大多是在炒作概念。想要减肥,还是得从减少总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做起,少吃点,多一些运动和锻炼。而有些食物能量高,又特别容易消化,很容易多吃,想减肥就尽量避免。

UUID: 858cca7e-6fa6-4f5c-abed-69f1c787dd9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6年/2016-07-13_“负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