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有“不食河鲀,焉知鱼味,食了河鲀,百鲜无味”的说法。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古代食客一惊一乍的修辞,但河鲀确实是这样一种食物,让人吃得不踏实,却又欲罢不能,简直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体验。若想体会有如恋爱中交织的情感一般,浓烈的快乐和突来的崩溃,唯有品味河鲀。
人类食用河鲀的历史源远而流长,中国晋代的文献中就有关于河鲀的描写。苏轼的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更是脍炙人口。懂得享用河鲀的国家并不多,邻国日本食用河鲀的历史同样久远,出土器皿中的河鲀鱼骨残骸最早可能追溯至绳文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300年前后)。
古人对河鲀的毒性早有认识,但因贪食河鲀而奔赴极乐的人仍不在少数。河鲀一直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每年春季都有无数食客品尝河鲀之美味,但时因料理不当或种类分辨不清,造成意外中毒死亡。
河鲀,又俗称河豚,是个非常宽泛的称呼,一般泛指鲀形目二齿鲀科、三齿鲀科、四齿鲀科及箱鲀科所属的鱼类。约有二十多个种可食用,大多来自四齿鲀科的东方鲀属。其中体型最大、食用最广泛的当属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又叫虎河鲀。
河鲀体型浑圆,游动时依靠胸鳍推进。这样的体型虽然可以灵活旋转,速度却很慢,是个容易被猎取的目标。因此,河鲀演化出了迥异于一般鱼类的自卫机制。受到威胁时,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胃中”,在短时间内身体膨胀数倍,既能恐吓敌人,又使对方无从下口。
河鲀的毒性主要来自于大名鼎鼎的河鲀毒素。为啥是主要?因为除了河豚毒素,河豚有时还可能包含蓝藻毒素、雪卡毒素等。河鲀毒素是一种超强力的神经毒素,是非蛋白质小分子的天然毒素中毒性最强烈的神经毒素之一。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200倍,会和神经细胞细胞膜上的快速钠离子通道结合,阻截神经中的动作电位。总之,就是它特别特别猛的意思,致死剂量极低,并且没有解药。
河鲀毒素的产生机理直到1960年前后由杜克大学的楢桥敏夫博士发现。河鲀毒素其实是由一种叫做“假交替单胞菌”的细菌产生的。那么它又是怎样使河鲀鱼带毒的呢?主流的观点认为,海水环境中广泛的分布着这类细菌,如海水沉积物或浮游生物碎屑中。
一些生物诸如藻类、软体类、棘皮动物或贝类等通过摄食,体内也含有这些细菌并与之处于共生关系,而这些生物恰巧又在河鲀的食谱上,于是河鲀通过吞食这些生物和细菌而在体内蓄积了大量的河鲀毒素。因此,河鲀含有河鲀毒素是通过食物蓄积和体内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此这般成了只毒罐子。
1927年秋天,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携夫人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叫叙顺楼的馆子,于是登岸就餐。店家以招牌菜“斑肺汤”招待于右任一行人,斑鱼状如河豚,但只有两三寸大,是太湖特产,肉质细嫩,尤其以鱼肝制汤为胜,鲜美至极。
提到今天的主角虎河鲀不能不提邻国日本,日本几乎是世界上最嗜食河豚的国家,他们制定了极其严格的河鲀厨师资格认证考试,只有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的厨师才可以购买和处理河鲀。
河鲀的美味似乎已经被神化,但一度能够让人为之赌上生命的美味也一定有它的与众不同。在日本,河鲀的吃法很多。河鲀料理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刺身,和多数白身鱼相仿,采用薄切的手法。河鲀鱼肉非常坚韧而有嚼劲,因此对于厨师的刀工是很大的挑战,鱼肉通常要尽力片的薄如蝉翼,否则咀嚼会是种小负担,当然也有食客会享受厚切的咀嚼感和长时间咀嚼带来的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