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一种鸟,它只能一直飞,累了就睡在风里。”——写下这个鸡汤故事的人,他或许是受到了军舰鸟的启发。在极限运动高手辈出的动物界,军舰鸟可以算得上是鸟类代表。它们是海鸟,但羽毛却不防水,没法在海上休息。在海上觅食时,军舰鸟常常一飞就是数十天,可谓是真正的“生活在云端”。
如此惊人的耐久力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军舰鸟的长时间飞行术对科学家们而言都是一个谜。而最近,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了军舰鸟的飞行秘诀——它们会巧妙地利用周围气流节省体力,条件合适时甚至能快速爬升数千米而不用挥动翅膀,可谓是真正的“驭风有术”。
想要分析这些飞行能手的活动并不容易。研究者们花费了4年时间,对欧罗巴岛(Europa Island)上的近百只小军舰鸟(Fregata minor)展开了观察。欧罗巴岛位于印度洋,每年秋季,大量军舰鸟会来此繁育后代。等到第二年6月,西南季风来临,北印度洋上空吹起强劲的西南风。成年军舰鸟离开欧罗巴岛,向北前往位于塞舌尔的栖息地,并以新家为据点开展捕食活动,一次外出最多可持续48天。
科学家给这些军舰鸟配备了各种装置,其中既有用于确定大范围运动轨迹的太阳能卫星信号发射器及GPS设备,也有用于测量空间加速度、振翅活动、心率和温度的记录仪。有了这些装备,人们终于得以了解军舰鸟漫长的空中旅程。
卫星定位数据表明,军舰鸟的飞行路线很有规律,而这种固定的飞行路线也反映了它们对气流的巧妙利用。受到南北两侧信风气流的影响,赤道附近会形成一个周围强风强对流、中间无风的地带,也就是“赤道无风带”。成年军舰鸟在觅食时往往会选择围绕赤道无风带顺时针飞行,这样一来,它们就能搭乘上无风带周围的顺风轻松前进。
通过进一步分析繁殖季成年军舰鸟的觅食行为,研究者发现,军舰鸟对大气活动的驾驭还不仅是“搭顺风车”那么简单。借助风力,它们能用超低的能量消耗完成长距离的空中移动。军舰鸟之所以能够通过滑翔完成长距离飞行,其秘诀便是“乘风而上”。赤道无风带周围的强对流区域容易形成积云,而积云下方的上升气流便成为了军舰鸟的动力来源。
就这样,凭借大范围的季风活动和局部对流,将节能贯彻到底的军舰鸟得以在海面长时间飞行,并将宝贵的能量用在不多的捕食行动上。“住在风里”的生活看起来潇洒,但其实困难重重,数千米高空的低温缺氧对身为热带鸟类的军舰鸟来说是不小的生存挑战,近年的气候变化更是一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