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这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这只“观天巨眼”预计于今年9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中国“天眼”FAST顺利完工,举世瞩目!近些年,从世界上最大望远镜到最深实验室……一项项大科学工程不断拓宽了中国科研的维度,被BBC称为“中国的科学革命”。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研投入比例增加,中国的科研支出增长迅速。中国现在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经超过GDP的2%,这个比例比欧盟高,并且有望在2020年前达到2.5%,超越美国。中国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数量超过了除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每5篇全世界范围内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中,大约有1篇会有中国研究者的名字出现。
在全国为中国“天眼”顺利完工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有一些“刺耳”的声音出现——“不过是‘放烟花’,与民生无益”、“花了那么多钱去探测看不见的东西,还不如省钱给贫困学生买午饭”.......确实,自2006年起,中国政府在科研创新上的投入绝对值就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仅次于美国,但产出比却依然低于发达国家,而重金砸下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存在障碍。
大科学项目,关乎国家科技发展布局和政治决策。
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人类在科学的阶梯上不断迈进的历史。无论是早期的蒸汽机开启工业化时代,还是互联网把人类带入信息化时代,科技都是打开新时代大门的一把钥匙。大科学工程,或者说重大科技工程,其本身既是许多学科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和手段支撑,也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综合体现和彰显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它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且需要大量科技资源集成和多单位协作的复杂巨系统。
大科学工程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国防等有着巨大的战略作用,也真切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正因如此,它的规划和立项决策往往涉及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和优势来实施和推动。可以说,大科学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本身不但反映了科学家对科学发展趋势和问题的科学判断,而且体现了一个国家对自身科技发展布局的战略选择和政治决策。
事实上,大科学工程往往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对国民经济部门的“溢出效应”非常高。例如,我国的大飞机制造工程近年来投入巨大,C919等大飞机制造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研制大飞机的过程中,需要跨学科、全方位的努力。一旦取得突破,将为我国的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精密工业、仪器仪表等诸多产业带来成果和效益,这将极大地反哺工业、制造业和民生领域。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并日益走向一体化。而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越来越取决于组织大科学工程、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掌握关键技术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是新时代的主题,与我们每个人有关。应该热切期盼能有更多的大科学工程问世并取得突破,为塑造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积蓄未来发展的潜能助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贡献。
当然,有质疑声也有好的一面,质疑声越大,代表监督的力量越大。随着国家投入增加,数量庞大的科研基金决不能大水漫灌,一定要严格落实,在支持重要项目、培育优秀人才上发挥更大作用。如果每一家科研机构,都能科学有效地管理基金,避免寻租腐败、挥霍浪费,那么公众一定会更加坚定对中国科研的信心,鼓励探索、包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