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毕业季,许多年轻学子最关心的莫过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铭为《知识分子》读者撰写一系列与职业选择和发展有关的文章。王立铭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拥有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还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波士顿咨询公司就职。作者将从自己不同寻常的职业经历出发,分享关于职业发展的个人观察与建议。这是本系列的第三篇。
之前的两篇文章里,我们讲到了读不读博士的选择,也聊了到底去哪里读博士的问题。今天我们接着聊一个更具体的问题:我已经决定要读博士了,可是在我心仪的大学/研究所里,我该选谁做我的导师呢?这个问题当然很具体很技术,同时却又非常关键。尽管现代社会里的方方面面都开始流水线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科学研究本身也不例外,但是博士培养过程却令人惊奇地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形态。
今天的研究机构里,学生和导师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和几百年前作坊里师傅和学徒的关系差不太多。学生仍然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学术研究,逐渐开始做出初步的学术发现,等到毕业之后就可以开展真正的独立研究。
挑选导师,既有“现在”又有“未来”的自然是上上之选,否则“现在”(导师个人特点)要比“未来”(研究水平)重要,这是次优选择。
一个研究水平很高,但是导师个人性格情绪行为不怎么样的实验室,也许适合更进一步的学术训练,但是非常不适合研究生们作为研究生涯的起点。要知刚入学的年轻研究生们,不管对学术研究抱着多大的热情,这种热情总是有盲目、幼稚和脆弱的成分,这种热情需要得到用心呵护和引导才会最终变成成熟的科学家心态。稍微被摧折,这个学生很有可能就失去兴趣并放弃研究职业了。而未来的学术研究发展空间有多大,对他/她也就毫无意义了。
讲完了我认为最重要的导师个人特质分析,我们再简单说说作为研究生,怎么分析导师实验室的研究水平。我收到过好多青年学生的来信,询问到底应该在生物研究里选择什么样的方向。我个人的感觉反而是,除非个人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本身倒没有那么要紧。原因在于,基础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成不变的。
是的,在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研究问题会有热门冷门的区别,但是这很可能是因为某个特殊时刻某个方向出现了重要的概念或技术突破,吸引了一大批科学家进入这个方向所导致的。学生们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其实不必受短期热点的左右。
但是抛开专业方向,导师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仍然是选择导师的重要考量。模仿一下FACS,我再轻狂地抛出一个RNP原则供大家参考。RNP的意思是,可靠,新颖,和高产出。R=“可靠”。也就是说,你未来导师的研究,必须是可靠、可信、有可重复性的。N=“新颖”。这里我想拎出来强调的,是研究手段的新颖性。P=“高产出”。其实说白了,就是未来实验室产生新科学发现、新学术论文的能力。
好了,不知道这几条小小的经验总结会不会对你有用。必须要说明,比照上面的尺子,我自己也很惭愧自己距离好导师还有差距,但是我仍然希望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分享给你们,也算作对我自己的激励鞭策吧!我愿意再一次重复我的观点: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你们来说,挑一个适合你的导师,决定了你是否会度过硕果累累和智力愉悦的几年时光,也很可能决定了你是否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学术研究职业。千万、千万、千万多花点时间考虑哦。
祝你们都能找到FACS四有导师和RNP全能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