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等你到了岁数,自然就会想要孩子了!”这句话揭示了女性在生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我们被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一个理念,那就是女人的身体是有保质期的——要是不及时找到如意郎君结婚生子的话,她迟早会过期,仿佛女人的卵子就像灰姑娘的华服一样,一旦午夜钟声响起就会灰飞烟灭。
尽管各时各地的女性都承受过生孩子的压力,但是过去几十年里出现了一个新发明:这理论声称,女性随着年纪增长,她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想”要孩子——也就是所谓的“生命钟”。
尽管泛滥的生命钟论时不时也会提及这些宏观的人口趋势和担忧,不过一般而言,这类说法主要针对的是个人。媒体对决定在追求高要求的职业生涯同时生孩子的妇女高唱赞歌,并警告那些推迟要孩子的女性,她们今后将追悔莫及。(却绝少提到有些女人也许根本就不想要孩子。)
生命钟的说法被用于强化男女有别的旧有观念。事实上,生命钟论将性别差异夸大到了连五十年代的传统主义者都难以想象的地步。于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闯入了曾被男性一统天下的高薪行业,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在谈论着生命钟论,觉得生育是一件只有女性才应该关注的事情。
尽管这些知识空白确实存在,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的确表明女性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会随着时间衰减。无数为各种原因推迟生育的妇女的确陷于无法怀孕的苦楚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钟”带来的焦虑确实有理有据。但这些卷帙浩繁的报道却从未提及另一个关键的事实——男性生育力也会随着年龄下降。
生命钟论崛起的时代恰逢经济结构转型,工作与时间的组织方式也正因此发生变革。而女性正是从那时起开始觉得时间紧迫,这并不是因为什么神秘的生物力量,而是因为那时的女性开始广泛走进职场,与此同时仍然无偿承担着绝大部分家务。换言之,她们更忙了——她们确实就是比以往更没时间了。
体外授精帮助了不少女性成功怀孕,但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这种技术很昂贵,在2015年的美国,一个用“新鲜”卵(即新取出的卵子)人工授精的流程平均费用为12400美元,还要外加三到五千的药费,许多患者要经受好几次流程才能成功怀孕,而且很少有健康险种可以报销这笔钱。
冷冻卵子技术也不该是把责任推给女性的理由。就像任何产业一样,辅助生育技术也会寻求扩展新的市场。研究显示,新世纪以来,女性开始在越来越小的年龄关注自己的生育力。2002年,美国疾控中心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在22到29岁之间的少女中,接受生育治疗的人数较之过去七年翻了一番,达到了23%。
“生命钟论”让人口延续的负担应该几乎完全由女性承受这一点显得天经地义、不可避免。这一观念既有道德暗示,也有现实层面的言外之意:要是你没有把人生规划得恰到好处,你就活该孤独终老。“对生育负全部责任是女性的天职”这种谎言对女性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并且让男女之间的浪漫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希望与对方发展感情和性关系的男女双方想要的东西天生就截然不同,这种观点对谁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