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化石证据是探讨和解决现代人起源理论问题的关键。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课题组在《人类学学报》第35卷第1期发表文章,报道了在贵州省毕节市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伴生哺乳动物群。
化石产地——毕节市团结乡麻窝口洞(地理坐标 N27°43′22.6″、E105°22′16.3″, 海拔1196m),位于黔川滇“鸡鸣三省”交界之处,是一个三叠系石灰岩溶洞,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团结乡团结村村北,赤水河南岸山地高处。
2008年12月,赵凌霞等人据团结乡书记谢品邦等人提供的线索,在麻窝口洞原生地层中首次发现猩猩、长臂猿、剑齿象、巨貘等多种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09年11月,在洞口试掘获得更多的猩猩和其他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2年7月和2013年7月,在中科院古生物化石野外调查发掘专项及古脊椎所重点部署项目经费支持下,对麻窝口洞进行了发掘,获得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了三颗古人类牙齿。
毕节麻窝口洞发现三颗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第一臼齿、左上犬齿和右上第二臼齿。这三颗人牙的尺寸大小,均位于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牙齿大小变异范围之下限,在晚期智人和现代人的变异范围内。在牙齿形态上,麻窝口洞古人类牙齿缺少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的原始特征,体现了更多的进步性,与晚期智人和现代人相似。因此,麻窝口洞古人类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或称“早期现代人”。
经2008年、2009年、2012年和2013年在麻窝口洞的四次野外工作,从原生堆积的砂质粘土层中(与人类化石同一层位),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牙齿化石。
经初步鉴定包含8目20科43属53种,其中23种大哺乳动物:猩猩(Pongo pygmaeus)、长臂猿(Hylobates sp.)、猕猴(Macaca sp.)、金丝猴(Rhinopithecus sp.)、叶猴(Trachypithecus sp.)、中国黑熊(Ursus thibetanus)、大熊猫巴氏亚种(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虎(Panthera tigris)、豹(Panthera pardus)、豺(Cuon sp.)、猪獾(Arctonyx collaris)、鼬科(Mustelidae gen. sp. indet.)、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华南巨貘(Megatapirus augustus)、马(Equus sp.)、野猪(Sus scrofa)、水鹿(Cervus unicolor)、鹿(Cervus sp.)、麂(Muntiacus sp.)、苏门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和水牛(Bubalus bubalus)。
此外,还筛洗了小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30个种,均是亚热带森林型动物。根据现生动物地理分布及栖息环境,毕节麻窝口洞哺乳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的生态环境。毕节麻窝口洞动物群包含华南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常见主要成员,缺乏华南早更新世动物群的典型种类,代之以更新世中晚期动物群的常见种类,并且灵长类化石种类丰富。麻窝口动物群总体面貌显示了华南更新世中晚期的时代特征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
与贵州及华南地区其它更新世动物群相比,麻窝口洞动物群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对麻窝口洞内埋藏人类牙齿和动物化石的砂质粘土层进行了光释光测年,初步的年代数据为距今11.2-17.8万年,与动物群的时代特征相谐调。考虑到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化石的重要性,麻窝口洞的年代测定工作还将进一步深入。
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化石及伴生动物群的发现为论证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问题增添了证据,提示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解剖学上的现代人(或早期现代人)在贵州西部高原地区已经出现。目前贵州西部已经发现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盘县大洞、水城硝灰洞、普定穿洞、兴义猫猫洞等多个更新世中晚期的古人类和旧石器地点,是探索人类起源演化、哺乳动物群演化及环境变迁值得关注的区域。
该项目得到中科院古生物化石野外调查发掘专项和古脊椎所重点部署项目资助,同时得到所内外多位同仁及贵州毕节市的协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