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因此,古人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民间俗语也说:“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夏至时节,人们除了顺应节候安排农事活动之外,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
在古人的观念中,夏天是万物长大的季节,“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这一时间节点的确立,源于古人对日影的观测:在平地上竖一根竿子,在竿子长度和置放地点不变的情况下,每天中午观察,人们会发现,一年之中,竿影(日影)的长度每天都在变化;其中,夏季的一天竿影最短,冬季的一天竿影最长,古人称这两天为“日至”。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关于“日至”的记录。
发展到后来,古人用圭表测日影。圭是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表是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用圭表测日影,人们发现:暑天日影短而日在南,寒天日影长而日在北。“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影最短者为“日南至”,又称“夏至”;日影最长者为“日北至”,也称“冬至”。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古人就已经确定了“二分二至”的时间节点。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夏至有三候:“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在古人看来,五月是阳气盛、阴气生的月份。鹿为阳兽,居于山林,感阴而鹿角脱落。蜩即蝉,阴生始鸣,因此二候为“蜩始鸣”。《诗·豳风·七月》中就有“五月鸣蜩”的诗句。半夏,因生在夏季之半而得名,阳盛始生,因此三候则为“半夏生”。
古人又以夏至为节日,称之为“夏节”“夏至节”,自古而今就有一些特定的习俗。先秦时,天子夏至日要祭祀“地祇物魅”。地祇即地神,包括土地、社稷、山岳、河海等诸神;物魅,物之老而为精怪者。人们祭祀地神和物魅,是为了祛除国家和民众的灾荒和瘟疫。
夏至节气,北方人多食冷面。据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夏至这一天,京师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在山东,各地在夏至日也要吃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莱阳一带夏至日要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除了食面,此时也是大蒜成熟的季节,北方人家多腌制糖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