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的杜乐丽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游人在水池边扔面包喂鸭子。一只银鸥(Larus argentatus)飞落到鸭群旁边,接起一片面包,并没有吃,而是把面包放进水里,低头看着它,如果面包往下沉了,它就把它捞起来。它这么做的目的,很快就暴露出来了,馋嘴的鱼向面包游了过来,银鸥一下啄中了一条手指那么长的金鱼。如果面包被鱼吃掉了,它就从游人那里再捡一片。
15分钟内,这只鸟用了10片面包,逮到两条鱼。这是亨利(Pierre-Yves Henry)和阿泽尔(Jean-Christophe Aznar)在2005年观察到的一幕。
银鸥:“钓鱼?谁不会!”图片:shutterstock.com鸟钓鱼已经不是新闻了。
根据戴维斯(William E. Davis)和吉克弗斯(Julie Zickefoose)1998年的统计,人们目击过九种鸟会这门技巧(现在这个数字可能稍有增加),这些鸟大多属于鹭科,但其中也包括上面提到的海鸥,以及鹰科猛禽黑鸢(Milvus migrans)。
最著名的渔夫是绿鹭(Butorides striatus)和美洲绿鹭(Butorides virescens),1958年已有记录绿鹭用诱饵捉鱼的论文。在西非、南非、美国、古巴、秘鲁和日本,都有这两个家伙钓鱼的记录。
分布于中北美的美洲绿鹭是著名“渔夫”。图片:shutterstock.com
东京大学的名誉教授樋口広芳(Hiroyoshi Higuchi)发现,日本的绿鹭渔夫和美国的美洲绿鹭渔夫在技巧上各有不同,自成门派。樋口教授在日本的熊本见到的绿鹭,随便抓到什么就拿什么来当诱饵,小树枝、叶子、羽毛、昆虫,美国佛罗里达的美洲绿鹭则比较挑剔,专门爱用游人丢下的爆米花和面包。日本的鹭会把诱饵扔到离鱼很近的地方,美国的鹭放得远一些等着鱼自己游过来。
这可能是因为面包比叶子更具诱鱼效果,虽然在公园喂过金鱼的人都知道,好奇的鱼看见什么都会尝一尝。
不同绿鹭花在捕鱼上的时间和成果,也各有不同。在熊本的一座公园的池塘里,有些绿鹭只是偶尔钓钓鱼,有些绿鹭则把超过80%的捕食的时间,都花在用诱饵捉鱼上。可以在树丛和石头后藏匿身形的绿鹭,平均在一小时内,可以用3.8个诱饵抓到2.6条鱼。
在钓鱼方面,分布于亚欧非的绿鹭也不落下风。图片:shutterstock.com
樋口教授不满足于光看热闹。在迈阿密水族馆(Miami Seaquarium),他把面包和鱼饵撒进水里,故意让一只人工饲养的绿鹭看到。这只鸟借机揩油,抓到不少被诱来的小鱼,但它从来没有自己拿起诱饵诱鱼。樋口教授认为,这说明钓鱼不是本能,而是一种罕见的学习而来的行为。
戴维斯和吉克弗斯进一步列举了钓鱼是学习而来的三条理由。首先,这种行为相当稀少,绿鹭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鸟,而绿鹭钓鱼的报道,总是东一处西一处零星地出现。其次,有些鸟用人扔下的食物做饵,它们可能是看到游人喂鱼而学会钓鱼的。第三,在同一个地方往往出现好几只会钓鱼的鸟(樋口教授在熊本的公园里,发现一个池塘有三只绿鹭会钓鱼),说明它们可能互相学习过。
美洲绿鹭利用面包钓鱼的视频截图。图片:dailymail.co.uk
如果假以训练,鸟类可以学会相当崎岖的技能。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发明了一种很简单的机器,称为斯金纳箱,里面有一个横杆或者按钮,按动按钮就会有饲料掉进箱子里。鸽子被关进箱子后,因为总在随机乱动,所以总是会偶然碰到按钮,得到饲料。久而久之,鸽子就会一再按按钮(反之,如果是按下就被电击,鸽子会尽量避免按按钮)。
斯金纳曾教会鸽子打乒乓球和弹钢琴,不过他的目标,并不是训练出一群鸽子特技演员,他靠着记录鸽子啄按钮的频次,来研究动物是怎样学习新技能的。斯金纳把这个奖善惩恶的学习过程,称为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训练的鸽子,学会了啄彩色的键盘来换取奖励和打乒乓球。图片:minnesotaalumni.org
1921年,有人在英格兰看见大山雀(Parus major)啄破牛奶瓶上的蜡封,偷吃牛奶,后来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大山雀都学会了这一招。这可能是一个发生在野外的操作条件反射例子。山雀随机乱啄,偶然啄破了瓶盖,尝到了甜头,就一再作案。看到同类啄瓶盖的动作,也可能使其他的山雀学习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并不需要知道斯金纳箱的结构,或者送奶工是什么东西,只要有奖励,鸽子就会不断地按按钮,山雀也会不停地啄瓶盖。同样,绿鹭抓鱼的时候,也不用知道鱼喜欢吃面包,鸟非鱼,安知鱼之乐。不过人类也无权嘲笑呆鸟。死宅在游戏里探索一个陌生地图的时候,也未必知道编程人员背后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