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书签: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

作者: 泊风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6-06-08

本文详细介绍了书签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简牍时代的赘简,到卷轴时期的挂签,再到册页时代的浮签,最后到现代的纸质书签,展示了书签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和功能。

今年北京市高考的作文中有一个题目是“神奇的书签”,要求考生设想自己有一枚可以交流的书签,想象一下在书签的帮助下,怎么“爱读书、读好书”的。然而书签只是帮助爱读书的人的小工具,不爱读书的人怎么帮助也没用的……书签这枚如今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被发明出来的初衷,其实也就是帮人减少翻书的麻烦的。但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书签不是那个书签。

中国是书籍的王国,历代典籍汗牛充栋,一册一册的书堆叠在一起,翻找起来非常不方便。书签就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书籍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传,唐代集贤院藏书以红、绿、碧、白四色书签区分经史子集,学子找书之前先读“签”,大大减少了查检的麻烦。也就是说,在唐代出现的“书签”,并不是我们如今理解的那种夹在书页里面用来标记阅读进度的纸片,而是“书的标记”。

虽说“书签”这个称呼成型于唐宋,但是起着类似功能的物件却是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也就是在简牍时代就已经有了跟书签起相似作用的东西。不过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和书是一体的。在书籍还是竹片和木片的时代,书被叫做“简”或者“策”,其中单个竹片上的叫“简”,用绳子编起来的“简”就变成了“策”。当时人们将读完的“书”收起来,是从尾端开始卷起,卷到最后就把头端露在了外面。

而头端一般会放置两枚空白的简,不做任何内容,被叫做“赘简”。当时人们直接把篇名写在简背或者赘简的背面。只要拿起简牍,就能对简牍中的内容一目了然,简背和赘简,在一开始就起到了标记书的作用。

等到纸被发明出来以后,慢慢地竹简作为文献的载体就没那么多了——实在太沉了啊!!所以作为替代,帛书出现了。这是纸本书最早的装帧形式。《后汉书·儒林传》里记载:“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

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载七十余乘。”可见缣帛在当时使用之广泛。不过事情也没那么绝对,缣帛轻省是轻省了不少,但是架不住它贵,所以在两汉之际就有着竹简和缣帛同时作为书写载体的情况。人们把文字写在缣帛上面,或者将写好的纸张按照顺序裱在卷幅上面,再把它缠在木质或者竹质的轴上。这样缠好的书卷每5或10卷用书衣包起来,堆放在一起。卷轴的部分冲着外面。

为了查检方便,人们会在轴的一端系上标记了书名、卷次等相关信息的小牌子,这就是“书签”。这时期的书签一般是用竹子做的,在上面雕花刻兰作为装饰,而有钱人家则用象牙来做书签,所以就有了“牙签”的称呼。

继简牍时期、卷轴时期之后,随着印刷术兴起,册页装盛行。人们读书的时候,再也不用边看边把书卷起来,读完还要哼哧哼哧卷回去,方便了很多。

所谓的册页装,就是用纸张将书籍装订在一起的书籍装帧形式,但就是这还存在着很多不同。比如就有旋风装、鱼鳞装、蝴蝶装,包背装……册页装就算到了明清,看似和今天书籍别无二的装帧形制,仔细去看还是不一样的。

我们今天看的书是单页,但是清明书籍装帧是双页,就是一页纸折叠起来,在两面印字儿,再将开口装订在一起……册页时代的书签,就是在封皮上贴的写着书名、题名的绢条,因为它是贴在封皮上的,为了区别于卷轴装书用的“挂签”,就被称为了“浮签”。当时的每册书的页数并不多,不用像今天一样区分阅读进度,非得把书签插进书里不可,所以书籍上的那个绢条就充当了书签的作用。

到了清代,近代印刷术传入我国,精装书、平装书传入了我国,慢慢取代了线装书的地位。书变厚了,而且书名可以直接印到封皮上了,不用粘贴标签。于是人们就把夹在书里,作为阅读进度标记的薄片称为书签。直到这时,“书签”才是如今我们所说的书签。当然这时候的书签还有很多用途,比如少儿励志故事里就曾经提到,鲁迅在书签上写“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每读一遍就遮住书签上的一个字。等十遍读完,书也就记住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没有查证过,但用书签上的字作为读书次数的标记,总比在桌面上刻“早”字要环保一些吧。

UUID: 74c7f135-8c34-4f48-8460-1ebf8f12e7c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6-08_考卷上说“神奇的书签”,我却想到了完全不同的东西.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