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物种日历介绍了芸薹属作物三个分支中的白菜型,很多读者表示“看完之后更不会买菜了”。然而,难道仅仅一篇文章就能够书尽芸薹属在菜市场造成的混乱和伤害吗?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该属的第二个分支:甘蓝型。
甘蓝型的作物大抵具有这些特征:花浅黄色到黄白色,叶片蓝绿色,具有白色的粉霜,揉碎后能闻到芥子油气味,浓淡介于白菜型和芥菜型之间。
这些特征继承自它们的野生祖先——野甘蓝 Brassica oleracea,芸薹属的三个野生“基本种”之一。野甘蓝原产地中海沿岸,大约300万年前在演化上和芸薹 B. rapa“分道扬镳”,至今仍是欧洲和西亚广布的野草。甘蓝型作物的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在欧洲育成的,它们在欧美人食谱中的地位也正如白菜们之于亚洲人。
野甘蓝是人类最早种植驯化的植物之一,但现存的甘蓝类作物都是在最近两三千年里出现的。借助历史文献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人们重建了甘蓝的驯化史,并把现代甘蓝类作物分成了七个品种群。
不结球甘蓝品种群Acephala Group ,acephala是“无头”的意思,指这一系的甘蓝叶子不包裹成球状。人类嫌野甘蓝的叶子太小,于是本能地开始选育叶子更大的品种,最终产生了叶子大而厚的绿甘蓝(collard greens,B. oleracea var. viridis)和叶子严重皱褶、表面积极大的皱叶甘蓝(kale,B. oleracea var. sabellica)。
结球甘蓝品种群Capitata Group 。这一系的主角就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包菜、卷心菜、莲花白(cabbage,B. oleracea var. capitata),中文里的甘蓝其实就是指的它。结球甘蓝大概于公元1世纪出现,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由于容易栽培且产量高,在困难时期甚至能替代主粮。如今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结球甘蓝失去了霸主地位,却又衍生出了很多花哨的品种。
抱子甘蓝品种群Gemmifera Group。这个品系的顶芽不再结球,而是多个腋芽形成小球,排列在直立的茎干上,看上去有点密恐。抱子甘蓝在欧洲比较多见,是一种逼格略高的食物。烹饪方法倒是很简单,剥去外层老叶烤熟了就可以吃了。这个品系的芥子油味道是甘蓝型蔬菜里最浓的,初次尝试的人往往不太适应,也很少有人会生吃它。
欧洲的吃货吃了几千年甘蓝,改善口感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歇。
没球到有球,大球到小球,可还是不够嫩,怎么办?然后他们发现甘蓝能结球的器官不只有叶子而已,花序也行。公元15世纪,法国人搞出了花椰菜品种群Botrytis Group ,又过了100年,意大利人搞出了西兰花品种群Italica Group。
它们包括(看似正常的)花椰菜(cauliflower, B. oleracea var. botrytis)、(长得很分形的)罗马花椰菜(Romanesco broccoli) 和(配蚝油最合适的)西兰花(broccoli,B. oleracea var. italica)。
芥蓝品种群Alboglabra Group,也就是芥蓝(B. oleracea var. alboglabra)。芥蓝在芸薹属里都是个异类,整属只有它是开白花的,变种加词就是“白而光滑”的意思。广东人很爱芥蓝,程度与菜心仿佛。但芥蓝被广东人养得太粗了,那种对整根蔬菜的执着有时也不得不让步——白灼有可能煮不透,所以还是得斜切来炒,而且要强调是生炒。
苤蓝品种群Gongylodes Group,代表品种是苤蓝(kohlrabi,B. oleracea var. gongylodes)。这东西在中国又叫擘蓝,而在培育粗茎甘蓝方面落后了的广东人不服气,把它称为芥蓝头。香港某著名不靠谱美食家曾经写文章介绍芥蓝头脆嫩味美,还说他终于知道了芥蓝是从这上面长出来的——拜托,苤蓝上哪有长芥蓝的位置?
当然关于味道他还是没说错的,同在芸薹属芥蓝比什么芜菁之流好吃多了。
说完了主要的甘蓝品种群,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旁支。话说野甘蓝和野芸薹在一起混了那么久,不乱搞一下怎么对得起芸薹属的血统?于是欧洲油菜 Brassica napus就此诞生了。一开始欧洲人是不太分芸薹(或者芜菁)和欧洲油菜的,只说它们一个根圆一个根长。
于是就有好事者拿根圆的和根长的又杂了一下,搞出了芜菁甘蓝(Rutabaga,Brassica napus var. napobrassica)。总之是乱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