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古代大学

作者: 李思 杨元伦 等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6-06-03

本文探讨了古代不同文明中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古阿拉伯的清真寺大学、古印度的那烂陀以及古代中国的璧雍和太学,展示了这些古代大学的教育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它们对后世教育体系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大家可能多少都有了解,但古代的大学上什么课,是不是记考勤,也会挂科?古代年轻人的“大学”生活是怎么过的?看完之后对比一下,你是不是也想穿越回古代念个大学呢。

古希腊大学阿卡德米(Academia)是古希腊哲学大家柏拉图创建的高等教育学园。公元前387年,游历四方归来的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创立了自己的教育机构,后人也把它叫做“希腊学园”。

这座学园是西方最早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后来中世纪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所以在英语里,研究学院(academy)一词,就是由“阿卡德米”衍生而来的。学园里除了柏拉图这样的哲学家,还汇集了许多擅长自然科学的“毕达哥拉斯派”学者,所以课程也设置有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几何、天文、物理、心理、音乐理论等等。尤其是几何学,柏拉图认为它有助于培养理性思考,是学习哲学逻辑和辩证的基础。

所以阿卡德米并不介意学生的出身,而是把掌握几何学定为入学门槛——学园门口的石碑上刻写着:“不懂几何的人不准入内”。(文科生此处受到千万吨伤害)

讲师和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讨论学习,我觉得不错,我想去饭馆上课。亚里士多德在接受了初等识字教育和中等数学教育后才得以进入这座学园,他和许多来自希腊各个城邦的年轻人一起,与讲师们共同生活在园中。这里没有固定的上课形式,也不会记考勤。

(没有考勤这么完美的事情,现在的大学居然放弃了这个传统呢so sad~)在林荫道上,在神庙廊柱下……everywhere 能上课。讲师都是通过与学生交谈、问答的形式传授知识,就算是相对正式的讲座,讲师也从来不会告诉亚里士多德必须要明白什么,而是通过辩论来让他自己领悟。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效仿他老师在雅典创办了设施更完善的吕克昂学院,以严谨治学的态度,追求着思辨及发现的快乐——学院里的动植物标本、城邦历史史料,都必须以实物和第一手资料为准。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学校,都继承着古希腊自由而严谨的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西方教育。如今,在美国哈佛大学校徽上铭刻着亚里士多德的理想“Ver Re Tas”,就是古希腊留给全人类的学术财富。

古阿拉伯大清真寺

伊斯兰教的创始者穆罕默德明令信徒积极学习。“圣训”有云:“求知吧,哪怕知识远在中国!”在先知言传身教之下,历代伊斯兰君王都尽心力于普及知识,促进教育。大学依托清真寺,纷纷建立,其中最著名的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至今依旧金碧辉煌。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的各主要城市都有了正规的学校。而此时在信奉基督的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积累下来的智慧正在被摧毁。而这段黑暗的年代正是东方阿拉伯人的帝国冉冉上升的时期。

等到了10世纪,当时的君主下血本改造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现西班牙科尔多瓦市内),专门为其铺设了高架饮水桥,请来拜占庭的艺术家装饰学校新舍,又设立专项基金聘请各地学者任教,将其扩建为当时世界上最优越的高等学府之一。

阿拉伯人的学问,也从最初单一的宗教哲学,扩展出语言学、语法学、逻辑学等,他们从波斯人手中继承了历史学,从中国人那里学习医药学,将埃及人的天文学知识发扬光大,在中古西方的一片荒蛮中引领世界继续前进。

当时每座主要城市都有大清真寺,大清真寺的周围设有面向大众、旨在普及基础知识的免费学校。中心城市的大学里,慕名而来的学生们团坐在导师周围,大的教室里可容数百人同时听课。没有发明麦克风的时代,国家支付薪资的助教在导师身边肃立,导师每说一句,助教就大声重复,直到课堂中的学生都能听清为止。

桑科雷清真寺

翻译运动在8~13世纪的阿巴斯王朝达到顶峰,希腊文、梵文、波斯文、拉丁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的知识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并融进阿拉伯的文化生活里。西欧各国的留学生不顾基督教势力的封锁,纷纷前往科尔多瓦学习,将阿拉伯人细心钻研的文明成果用自己的母语作了注解。而科尔多瓦大学对欧洲文明的反哺,最终成为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起点。

古印度的那烂陀

公元7世纪的一天,一位行脚僧翻过一座小山坡后眼前豁然出现一座高大佛塔的轮廓,其中之人或讲法听法,或打坐,或读经,或辩论。“我勒个去,可算到了!”他内心吐槽一句,这便是玄奘法师,而令他叹为观止的盛况,属于古代印度的那烂陀。求学之路很辛苦啊,但是值得!

那烂陀,在梵语中意为“施无厌”,传说释迦牟尼周游布道之时,五百位商人买下这块土地请其讲法。其后当地的历代君主视此为圣地并建寺纪念,公元5世纪前后,在佛教盛行的年代里,印度中部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兼学府,而位于古都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纳市)旁的那烂陀逐渐成为了当时的学术中心。

那烂陀是一所以讲授、钻研佛教为主的寺院,但事实上它几乎是一所彻头彻尾的大学。

在这里梵语是通用语,佛经典籍是课本。按照夸张的说法,在鼎盛时期这所寄宿制的国际学府拥有超过一万名僧徒。学生不仅有来自印度各地的僧人,还有来自中国、日本、中亚、东南亚等地的求法者,而我们的玄奘同学正是这里的留学生之一。在那烂陀,他跟从百岁有余的“正法藏”(相当于今天大学的校长)戒贤大师学习。极其艰难的梵文,艰深晦涩的经文都被他攻克。

学成之后他在曲女城的辩论大会上获得了极大成功(也就是现在最佳辩手那种feel),得以在那烂陀代替戒贤大师讲法,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古代中国大学

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建起一所园囿,用于教育贵族子弟,这便是我国史料记载最早的“大学”--璧雍(辟雍)。璧雍的开学典礼非常隆重,天子亲自带领百官到场主持,少年们行敬师之礼。随后的数年中,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时的教育方针是培养文武全才的国家栋梁,璧雍受到国家最高关注。天子会时常亲临督学执教,并在这里举行仪礼,接待诸侯外宾。

除了天子在中央所设的璧雍,各诸侯国也都设立了类似的学府,建筑形式三面环水,称为“泮宫”。但东周之前,教育是被贵族垄断的,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权利。东周之后,“礼崩乐坏”,教育也由官府流入民间,“私学”由孔子开始兴盛。孔子革新了六艺教学,开创了因材施教、一对一的深度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教育终于能够对平民百姓开放。

西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设“太学”为全国最高学府,学者教授称博士,授课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主,重点培养国家文化精英。此后的璧雍,则主要作为太学中的一个建筑和礼仪场所而存在。再七百多年后,隋文帝杨坚开设了太学国子寺(监),除了包含太学功能,还以科举形式为国家选拔人才,一直延续到清朝。期间许多“书院”式的“民间大学”遍地开花,成为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圣殿。

虽然状元只能有一个,我也从来没当过。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考试成绩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今后的发展,我们在学生时期没有考第一没关系,但“想要做得更出彩”的态度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的。毕竟,生活这档子事,没有过得最好的,只有过得更开心的。如果用户中有高考生,那我祝你考试开心。

UUID: 15b5d5e0-c315-4293-bf11-8597e846ebf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6年/2016-06-03_穿越回古代大学他们也记考勤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