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在“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共话明天”主题论坛中,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导陈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杨旸,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尹璋琦,分别从坚守多思、是否回国、如何“追跑”国际大师等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在科研工作中创新的心得与经验。
该论坛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与人民网强国论坛联合举办,《知识分子》作为媒体支持参与。
以下是三位青年科技人才的演讲视频及简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演讲文字实录。
清华教授陈巍:高屋建瓴地思考、从冷到热的坚守
视频时长8分1秒,请Wi-Fi环境下观看
陈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青年科学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清华大学221计划入选者,“IEEE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等国际期刊编委。
中科院杨旸:是否回国要想清三件事
视频时长5分59秒,请Wi-Fi环境下观看
杨旸,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前期研究开发”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总体组专家。研究领域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4G/5G)、无线新技术测试验证平台等。
清华尹璋琦:跟跑大师,在合作中提升
视频时长10分41秒,请Wi-Fi环境下观看
尹璋琦,博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从事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的理论研究,研究兴趣包括量子信息与量子模拟的物理实现方案,宏观系统的量子物理,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的基本理论等。在清华工作期间,与同事合作提出了“量子时空晶体”、“薛定谔的细菌”等概念和实验方案,首次实验上验证了历史的量子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