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盘点】“人人都爱乔治·夏勒”讲座回顾!

作者: 日历娘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6-05-28

乔治·夏勒博士分享了他作为动物学家的研究经历,包括在阿拉斯加、非洲刚果、印度、巴西、中国等地的工作,强调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和保护的重要性。

一个动物学家的一生会如何度过?总在野外跑,家庭怎么兼顾?近年来有更多发现动物的报道,为什么还是说动物数量下降?为什么要去野外开展研究?答案就在上周四“人人都爱乔治·夏勒”讲座现场。全世界最棒的动物学家、科普作家乔治·夏勒博士和中国新生代动物保护工作者刘大牛博士、追“猫”十年的三北大猫,为到场观众分享了他们的研究经历。

动物学家的一生,是多少人的向往。要问动物学家的一辈子是什么样的,83岁的乔治·夏勒博士对这个话题最有发言权。从1956年第一次踏上荒野开始,夏爷爷就一直在野外工作。三北大猫形容夏勒是一只老虎,因为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游荡”在全世界。大牛形容夏勒是一只蜜獾,他对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领域的专注,更胜于蜜獾的执着。

在野外的夏勒。图片:惠营。夏勒说,在阿拉斯加,石油公司总想侵占野生动物保护区,50年后,当他带着学生再次回来考察时,冰川和植被的状况显示了变化是如何迅速发生的。夏勒放出了一只马鹿的照片,他说:对这些变化,动物永远不能背过头去,我们也一样,失去的就不会再回来,所以要持续抗争。

1959年,夏勒开始到非洲刚果研究山地大猩猩。那时候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大猩猩攻击性太强,会杀掉研究者,所以不能去研究它们。但夏勒发现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猩猩攻击人类,是因为人类先干扰了它们,人们在森林的边缘开发了茶叶种植园,设下了猎杀陷阱。夏勒和其他研究者在这里设立帐篷,每天访问一个群体,就静静地坐在它们边上,它们也逐渐接受了研究者的存在。

银背大猩猩,重达200kg,它做什么,周围的雌性和其他雄性都会跟随。夏勒说,他们是人类的近亲,很多动作,你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夏勒是最早研究山地大猩猩的研究者,但在当地,人类比猩猩更为危险,他曾在雨林中被武装分子追杀。对山地大猩猩的研究不得不终止。

于是他和家人去了塞伦盖提,他们在那里花了四年,希望了解捕食者和猎物的关系,监测那里的变化。塞伦盖提的狮子。后来,夏勒又去了印度观察虎。夏勒说,研究老虎不容易,因为老虎会藏起来,像间谍一样偷偷看你,但通常而言,老虎会避免麻烦。当地人会做一些捕猎,但当他们看到老虎的动向,会告诉研究人员,研究者就骑着大象去做观察。

WCS的Ullas Karanth博士正在安装摄像头,夏勒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老虎研究者。在巴西,夏勒和同事促进了保护区的设立。牧民发现游客来观鸟可以赚钱,于是接受了保护区。这是大约30年前发生的事。在以前,如果有什么家畜被杀害,大型猫科动物就会被当成凶手。但夏勒和同事们的工作表明,死于疾病的牛群,比被捕食的要多得多。

自然的美丽,也许超出我们的想象。

1980年,夏勒受邀来中国研究大熊猫,他是大熊猫的第一代研究者。那段时间,贡嘎的竹子发生大面积死亡,熊猫突然面临食物匮乏的厄运。夏勒的研究提醒人们:如果同一片区域能有多种竹子,情况或许就不会那么糟糕。大熊猫也很有好奇心。有一天夏勒结束寻找大熊猫的工作回到营地,一抬头,发现自己帐篷里就有一只,正透过窗户看他,嗯,就是下图这只。后来他们撤走了这个帐篷,以减少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数年后,有人问夏勒,为什么不去青藏研究雪豹呢?夏勒笑言,于是到了2016年,他还在做这件事。高原上的动物从来没见过人,因此不会害怕。这只狼刚刚猎杀了一只藏羚羊,夏勒过去查看,它没有逃走,只是后退了。

家庭和野外可以兼得。刘大牛从2005年开始就跟夏勒在青藏高原研究藏羚羊和棕熊,连接荒野的一封封情书是他和妻子爱情的见证。

2011年他博士毕业,新婚的第二天就又赴高原,因为那时,正是棕熊刚从冬眠中醒来,最容易给它们戴上项圈的时机。在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上,夏爷爷是他的好榜样。给棕熊戴项圈。图片:卜红亮。但夏勒把这归功于他的好妻子凯伊。他们一起去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他的两个儿子也跟随父母在野外长大。几十年来,他的家人始终在支持着他的工作。

凯伊在刚果喂白颈渡鸦。夏勒一家在塞伦盖提。野生动物是不是更多了呢?

从无线电到红外相机,再到GIS,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给野外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关注度的提高,也让更多动物被发现。但是,三北大猫说,这些年的保护工作,只是让野生动物的数量在局部地区有所上升。种群数量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栖息地面积。在小地方的开发中,很多以前没意识到的重要栖息地都来不及保护就消失了。栖息地面积在减少,野生动物的数量肯定在下降。

夏勒多次提及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以青藏高原为例,青藏的藏羚羊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羊绒,每年大约有30万只藏羚被杀死,羊毛走私到印度、克什米尔,制成沙图什销售到西方。夏勒和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让人们意识到了盗猎问题,现在有些地方藏羚羊数量已经上升,但在另外一些地方,盗猎问题依然严重。盗猎者会开着吉普车、打着闪光灯,到可可西里射杀哺乳期的母羊,小羊们会饿死。夏勒说,如果你在西藏,看见司机开车经过,把很多钱交给警卫,那多半是走私者在行贿。

当地人也会有日常的狩猎,但这种为了生计的狩猎会利用每只藏羚的所有资源,商业捕猎才是问题所在。为了生计的传统狩猎,规模大概是十几头藏羚羊,藏羚身体的每个部位都会被利用。盗猎者则只要羊绒,而且一次就要猎杀成千上万头藏羚羊。

除了直接影响,人类对野生动物种群群落生态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青藏,这个问题体现在流浪狗上。大牛说:狗正在慢慢成为青藏高原上的主要问题。牧民拍到狗围攻雪豹和棕熊,也见过狗捕食旱獭、鼠兔,狗带来的犬瘟热还传染给高原上的野生食肉动物,包括雪豹。而如何在不允许杀生、绝育的藏地处理好流浪狗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

人口定居后建设的围栏也是高原上的一大问题。很多动物在尝试越过围栏时被尖刺所伤而死亡。在回答观众提问时,夏勒博士说,我们已经有70亿人口,不用太久还会有更多,只要是适合大型生物生存的地方就有人类。而且,我们更多着眼于漂亮的大型动物,在它们之外,还有更多很小的动物,连名字都没有。气候变化、环境问题让这些无名的小动物受到了很多的影响。这是我们需要留意的。

为什么我们心向荒野?这一两年里,大猫所在的猫盟已经在野外找到6种猫科动物,能找到这么多种,从世界范围看也很少见。他说,这正是中国荒野最鼓舞人心的地方:它们都还在。他们从2008年开始观测到一只公豹,那是华北林地的王者,猫盟的工作者给它起名叫大M。大猫说,我们不知道它还能在这里多久,但希望能跟完它的一生,只有完整观察过一个物种的一生,对它们的知识才能逐渐积累起来,才能对这个物种有更多的了解。

了解这些动物,也是为了人类自己。大牛说,在索加乡,乃至整个青藏高原,90%的房子都被熊入侵过,还有少数棕熊伤人的案例。如果对高原生物有更多了解,这些不愉快或许可以避免。牧民夏季在草场放牧,空着的房屋被从冬眠中醒来的饥饿棕熊当成免费粮仓。图片:李娟。“保护的理由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它们都如此美丽。”——乔治·夏勒。

在这场讲座之前,乔治·夏勒博士、大牛博士和科考队员刚从青海湖边回来。

今年的这次科考,又发现了雪豹分布的两个新地点。昨晚日历娘介绍了这个大消息,错过的小伙伴可以戳这里。物种日历每天一个物种,好吃的灵魂终会相遇。微信号:guokrpac。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日历娘今日头像。鹰科 胡兀鹫。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戳阅读原文,还可以看完整版的讲座回顾,是全场讲座的实录哦。阅读原文

UUID: fe7f955d-ba63-4c93-948d-90966ff4ed0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6年/2016-05-28_【精华大盘点】“人人都爱乔治·夏勒”讲座回顾!.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