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史因真实而生动,听饶毅和黎润红讲述中国诺奖背后的故事。绝大多数科学家都很在意自己能否得到诺贝尔奖,因为诺奖是对他们在科学上的贡献的最有力的褒奖。长期以来,中国科学界也一直期盼着诺贝尔科学奖能花落中国,终于,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帮助人们实现了这个梦想。然而这个诺奖的研究成果是在几十年前中国的特定时期,在当时的特定的背景下,采用集体作战的方式获得的。
在当今的中国,是否还有适合诺奖诞生的土壤,现行的科研体制是否鼓励创新,饶毅教授和黎润红以自己长期浸润在科学中所获得的体验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时间:5月28日周六 15:00—16:30
活动地点:北京大学二教 102
活动形式:讲座 + 读者问答
饶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回国,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与鲁白、谢宇共同创办了《知识分子》,并担任《知识分子》主编。主要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爱好科学史研究。除了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之外,还撰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并出版了《饶议科学》《辛酸与荣耀》等图书。
黎润红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史专业,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从事医学史研究。参与多个国家社科与中国科协老科学家采集工程的项目研究,从事青蒿素的历史研究7年余。主要参与编写的著作有:《仁术宏愿——盛志勇传》《呦呦有蒿》《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
本书全面、深入、客观地呈现了屠呦呦发现抗疟药青蒿素的科学背景和研究历程,与青蒿素研究一般历史记述不同的是,本书还特别介绍了我国抗疟药研究先驱张昌绍先生的科研生涯以及20世纪40年代张昌绍研究发现抗疟药常山碱的故事。书中忠实地呈现了当年亲历者的回忆点滴,旨在让国人多方面了解青蒿素的研究历史,以及在抗疟研究中,两代中国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上难以割舍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