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旅游的古代博物学家

作者: 赫连镜繇

发布日期: 2016-05-17

文章介绍了古代几位热爱自然探索的博物学家,包括沈括、李时珍和徐霞客,他们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科学探索和自然观察方面的热情和成就。

对中国古代读书人而言,探索大自然,观察记录下山川草木、物产民风什么的,是件既有格调又好玩的事儿。可惜在古代没有《博物》杂志这种刊物,做这些探索大自然,认识大千世界的事情只能是出于个人爱好,还得自掏腰包,但仍然有这么哥几个爱得深,闯得远,完全可以担当中国古代博物学家的称号。

很多人知道沈括这个名字多亏了张贴在学校墙上的名人海报,海报上往往用“古代杰出科学家”的称号描述他,这难免让人觉得该同志整天埋头科研,立志造福人类。然而实际上,沈括人家的正职是国家公务员,做过县官,管过诉讼、财政,还当过大使,半生混迹官场,忙碌奔波。而所谓搞科研,那都是业余爱好玩玩而已。

沈括小时候因为父亲工作调动,跟着爸爸到处跑早早接触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比如沈同学小时候听说了信州(今江西)铅山地区有“苦泉”,味如胆汁,不能饮用,却可以“熬”出铜。长大后的他就专门赶去观察当地人用苦泉炼铜的全过程:熬煮泉水,得到胆矾(五水硫酸铜);在胆矾中投入铁料加热,就能把铁“变”成铜。这是古代的“湿法冶金”技术,原理正是今天中学生都熟悉的“置换反应”:活性更强的铁离子置换了溶液中的铜离子。

沈括的“梦溪园”位于镇江退休的沈括写下《梦溪笔谈》,如今这部著作常被称为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百科全书”,然而随手翻翻就会发现,它远非正经八百的“工具书”,也不是什么“科学成果汇编”,而是一部有滋有味、非常个人化的“笔记”。

书里记载了很多五花八门、三教九流的琐事,甚至还有不少道听途说的轶闻:比如能用纸扇舀起的冷光,用某种金子铸成的金龟会半夜落跑……除了那些跟科学家比较贴切的内容,《梦溪笔谈》中也不乏这样的段子。所以说大家不要把古人的书想得太可怕,大家都是人,谁不关心吃喝。

图片内容来自:《梦溪笔谈》《宋史》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这么说吧,你觉得达芬奇特别厉害,但我们这位沈括同学也是什么都掺和一脚,涉猎极其广泛。以当今科学界的眼光看,他拥有不少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但他的兴趣重点,却不在于“发明创新”,而是优哉游哉地一边搜罗整理,一边欣赏把玩,玩着玩着就搞出了一本《梦溪笔谈》。所以别光羡慕人家国外科学家牛掰,咱古人也厉害的很。

在《梦溪笔谈》里,沈括还记录了一种地下冒出的黑色油脂,并首次称之为“石油”。不过,石油被命名后的第一个用场,是造墨!沈括发现石油燃烧能产生浓烟,就试着收集烟灰制成墨,比通用的松烟墨更黑亮。他并评价说,传统制墨消耗松木,而石油“生于地中无穷”,前景大好。

另类名医李时珍不知道沈括的人可能有很多,但应该没谁不知李时珍这位大神级人物。

李大夫35岁时才被推荐到皇家医疗机构——太医馆,在行医这个行当里,当上太医可算是功成名就了。而李时珍在工作中却逐渐注意到,许多药书的记载与他亲眼所见不符,而且多数书都以记录药物功用为主,对其生长情况与自然特征却缺乏关注,野外找不出、药店认不准,这可真是“要命”!因此,李时珍想编写个升级版的药书,纠正前人Bug,方便辨识采集。

然而老太医们大都迷信古籍,这个建议对太医馆来说真是狂妄又添乱。李时珍懒得跟这帮人扯,既然有了梦想,就不愿再混吃等死,哪怕是端着皇家金饭碗。于是刚来一年的李太医潇洒离职,回到家乡自己开了个诊所,一边给人看病,一边独自实施写书计划。这书一写就是27年,他给自己的著作取名《本草纲目》,立意重新梳理以“本草”为首的药物体系,令其“纲举目张”。

书中记录的药物近两千种,插图就画了一千多幅。李大夫这整理工作一启动就“搂不住”了,他对每一种药用植物,除了确认药效,还要探究其产地、生境、植株形态、根茎花果生长过程,还有名称的来源演变、各地历代的相关传说……尽管以药物为线索,但内容堪比“大明植物志”。

不务正业走天涯专业驴友徐霞客跟楼上两位相比,明代“驴友”徐霞客更潇洒:连一份正式工作都没有,一辈子到处自助游,写写游记、发发攻略,自得其乐。但这种生活在古代可不太受追捧,对平民百姓来说更属于不务正业。读书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考试做官为正道,像徐霞客这样特立独行,就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能这么潇洒那也是跟家教有关,他爸爸是位很有格调的儒商,蔑视官场虚伪,对畅游山水情有独钟。徐同学深受父亲影响,虽然爱读书并过目不忘,却将科举当成浮云,只参加过一次童子试就不干了。每天沉醉在祖上修的藏书楼里,尤其喜欢看地理、历史、游记类的书籍。他的父母也很开明:男儿有学问、有作为就好,功名利禄跟畅意人生相比算得了什么。

这位徐哥20岁开始了他的旅行道路,此后三十多年中,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徒步穿越了今天我国近20个省区。后来,朋友给他起了个“霞客”的雅号,说他整天行踪不定,就像天际云霞一般。

徐霞客的旅行并非流浪式的“漫游”,却也没有太多任务性目标,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定计划。由于这位“霞客”兴趣太广,所以他的旅行近似“综合科考”。

17世纪没有天气预报,徐霞客一边根据经验“看云识天气”,一边自己积累各地的气象物候资料。其中记录下的云南苍山雪线,如今成为研究云贵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导航系统当然也没有,徐霞客喜欢自己记录地标、方位、里程、地势高下等信息,然后画出详尽的地图。难得他的“纯手工”地图相当精确,尤其对桂林七星岩、怒江等地的记录,与20世纪的测绘结果相差无几。

读了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虽然看看《博物》杂志能够了解很多知识,但亲眼去看看这个世界总会让你收获更多。

UUID: f42a48fd-7c56-4034-b822-61a04aa411c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6年/2016-05-17_一生无所求就是爱旅游的古代博物学家.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