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鞋跟高度看社会融入心理

作者: 游识猷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6-05-16

美国心理学研究者通过分析女性搬家前后的鞋跟高度变化,揭示了人们在社会经济地位变化时的时尚选择与社会融入心理。研究显示,当人们搬往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城市时,他们的时尚选择更倾向于融入新环境;而搬往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城市时,则更倾向于保持原有的时尚风格。

有时候,时尚是特立独行;有时候,时尚是和光同尘。有时候,时尚是高跟鞋的鞋跟。图片来源:Arroser/commons.wikimedia.org

到底什么时候应该无视周遭,表达真我;什么时候应该模仿旁人,积极融入?美国心理学研究者发现,这取决于你觉得自己是在“人往高处走”,还是在“水往低处流”。

一方水土养一方鞋跟。美国研究者们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来衡量“时装风尚”(trend)——女鞋的鞋跟高度。有保守,有奔放,每个地方流行的鞋跟高度都不同:堪萨斯的中部人鞋跟平均5厘米,步履匆匆的纽约客鞋跟平均5.3厘米,而在椰影摇曳的佛罗里达,女士们的鞋跟平均超过6.2厘米。

美国各地的鞋跟平均高度,颜色越红代表鞋跟越高,越蓝代表越低。图片来源:Gilt/eurekalert.org

耶鲁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者,追踪了2007名女士在2010-2015年在网上购买鞋子的记录。这些女士在这五年中至少搬过一次家(居所邮政编码发生变化),搬家前后至少各买过一双鞋。她们五年里一共在线买了16236双鞋——每年人均1.6双,不算过分。

数据显示,当这些女士搬往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比原居地更高的城市(higher SES locations)——比如纽约洛杉矶等一线城市时,她们新买的鞋会更接近新城市的平均高度,展现出了渴望融入的心情。

不过,倘若是从相对富裕的城市搬往经济不那么发达的三四线城市(lower SES locations),她们新购的鞋却依然更接近自己过去购买的平均高度,提示她们完全是我行我素、拒绝融入。

说到底,时尚本来就是一件自上而下的事。淘宝上的明星同款、王妃同款、第一夫人同款永远卖得红红火火。论文作者之一库尔特·葛雷(Kurt Gray)说:“沃尔玛要盯着米兰的时装周天桥,但米兰才不会管沃尔玛卖什么爆款呢。”

总而言之,研究提示,女士们都希望看起来富裕而非贫穷,想在社会阶梯上拾级而上,而非江河日下。而时尚的真正奥义,可能就在于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研究还发现,贫富差距越是悬殊,人们的这种从鞋跟高度上向高社会经济地位靠拢的行为就越明显。

研究者还表示,虽然他们这次只研究了女性,但男性在买衣服、买电子产品乃至买车时很可能也会有类似的行为。一个男人从沧州搬去北京,没准就把吉利换奥迪。但如果从北京搬去沧州,很可能就会继续开着奥迪,怀想北京雾霾那熟悉的配方、亲切的气息。

UUID: 3d844ce4-4371-4b0d-814b-065713683fd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5-16_姑娘,我一看你的鞋跟,就知道你是大城市来的人!.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