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为世界增添了许多缤纷的色彩,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宝贵礼物。植物们虽然不能运动,但仍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植物和人都具有生长、衰老、死亡等生物属性。但是人能思考,具有情绪状态和感受等心理属性,而这是植物没有的。那么孩子是否能够认识到人和植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上周的活动中,我们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三个问题:1. 一阵大风把小树的树枝吹断了,小树会感觉到疼吗?
2. 太阳快把大地烤干了,老爷爷走过来给小树浇了水,小树会感到开心吗?3. 你觉得小树需要睡觉吗?前两个问题属于心理属性的范畴,后一个问题属于生物属性的范畴,来看看孩子们都是怎么说的吧!图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孩子都认为小树也有类似人的疼痛感觉和情绪感受,说明孩子在判断时确实将植物类比于人,把人具有的一些心理属性推广到植物身上。
特别是在第二题的问题情境中,孩子更容易依据自己“口渴时喝到水很开心”的生活经验,来类推“有人浇水小树会感到开心”,产生了更明显的拟人化倾向。在对“睡觉”这一生物属性的判断上,回答“需要”和“不需要”的孩子基本上所占比例较为均衡。
认为“需要睡觉”的孩子(19人)主要给出了下面四种理由:除了类比人的感受(会困、会累),孩子们还会从功能目的性的角度来解释“睡觉”这一生物现象的发生,即睡觉对植物来说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可以“长高”、“会有营养”、“保存热量”等。
而认为“不需要睡觉”的孩子(16人)则主要给出了这些理由:小朋友们似乎根据生活经验对“睡觉”这一活动形成了一种图式——睡觉要有暖和的小床和被子,要躺下来,还要闭上眼睛——并且从这些外在因素和行为特点来解释“睡觉”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没有认识到这一活动是由生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总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发展,认为植物具有心理属性的孩子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认为植物具有生物属性的孩子比例明显上升,说明对于植物本质属性的理解逐渐深入,能够更好地区分植物和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