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右)及其合作者沈啸(左)、高峰(中)。供图:沈啸编者按:5月8日,《知识分子》发文(详见《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 | 特稿》)介绍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团队发表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学术贡献和意义后,引发巨大反响。文章发表仅一天,通过《知识分子》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知乎上的传播渠道,就获得超过320万阅读量,近2600条评论。
国内外生命科学界学者纷纷就这项技术的突破性意义发表评论,各方读者也就韩春雨的“另类出身”在网络上展开评论。《知识分子》搜集并摘编了部分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高屋建瓴派
饶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韩春雨的工作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推进作用是国际一流的。与现有CRISPR相比,可以看到的优点是新技术使用DNA,因而更稳定,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真正比较二者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的异同。此外,韩春雨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工作,让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
鲁白: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在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我们自己培养出的科研人员也能做出这样的成果,能够和美国的最新技术叫板,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NgAgo-gDNA技术的知识产权掌握在韩春雨团队手中,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与之竞争,这又是一大优势。
技术探讨派
段昕:哈佛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系副研究员
过去几年间,荷兰Wageningen大学John van der Oost研究组基于对原核生物(特别是嗜热菌的)Argonaute蛋白的研究,证明这一家族的同源蛋白酶活,可以有效地利用单链脱氧核糖核酸作为短介质(short guide),去相对精准地切割基因组靶点。
他们的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因为这使得基因组工程又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因为之前的大多数基因组工作研究是基于RNA的(CRISPR-Cas9,TALEN等,锌指蛋白是基于DNA的,但是没有实现可编码的优势)。
热情围观派
@内含子:
韩春雨博士期间的论文是协和同期博士中最好的之一,但他的际遇可能是最差的之一。当时只要求0.5分的影响因子。当他多用了一两年执着地做出那篇7分文章的时候,别人早就顺利毕业出国了。他在河北科大做副教授,别人已经作为人才被引进回来成为名校教授了。然而这时韩春雨一飞冲天,又跑到了众人的前头。
(编者注:此为韩春雨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