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色鳞片的鱼:基因编辑的新成果

作者: FranklinWhite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6-03-31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造出一种在紫外光下能展现绚丽荧光色彩的斑马鱼,被称为“皮肤彩虹”。这种技术不仅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还能在活体条件下追踪细胞动态变化,有助于深入研究表皮更新和组织修复机制。

花色多样的锦鲤在社交网络上被转了一轮又一轮,而在下面的这条小鱼面前,锦鲤的花斑图案可就要相形见绌了。在紫外光下,这条小鱼的体表细胞一个个都展现出了斑斓的色彩。其实,这是一种经过基因编辑的斑马鱼,它是杜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成果。这种小鱼全身的表皮细胞都能在紫外光下展现出绚丽斑驳的荧光色彩,这种技术被研究者们称为“皮肤彩虹”(skinbow)。

在彩虹小鱼的皮肤中,产生荧光的是各色荧光蛋白。

荧光蛋白是取自自然界的科研好帮手,科学家们从发光水母、珊瑚虫之类的生物中发现了可以发出荧光的蛋白质成分,又把它们在实验室里“改造”出了更多色彩。“皮肤彩虹”所用的处理手段源自2007年的“碎花”荧光标记技术。当斑马鱼还是单细胞胚胎时,研究者们就给它引入了多个拷贝的各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经过后续处理中,每个细胞中的荧光蛋白基因还会被随机“剪掉”一些,这样一来,它们就会产生不同的荧光蛋白组合,进而显现出斑斓的色彩。

斑马鱼是生物学上重要的模式生物,因为胚胎透明便于观察,它一直都受到发育生物学家的青睐。而现在,颜色远远超过七彩的“彩虹斑马鱼”也为科学研究带来了便利。为了看清细胞,生物学界已经有了很多种染色与标记的方法,但是它们都很难像这样一次性区分如此大量的细胞。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胞的荧光色彩可以在活体条件下进行检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方便地追踪细胞的动态变化。

表皮是动物身体表面的一道“动态”屏障,它们会持续细胞更新,并且在受损时也可以及时修复。在过去,深入研究表皮的更新和修复机制并不容易,因为这些表皮细胞彼此长得太像了,很难分辨。而有了“皮肤彩虹”,追踪表皮细胞的走向就变得轻而易举了。这一次,研究者们就用彩虹斑马鱼观察了表皮细胞的更新。他们每天给彩虹鱼的一块皮肤拍摄两张快照,连续记录20天。

当把所有的照片汇总并用软件分析,就可以根据其颜色追踪每一个细胞的行动。结果显示,表层皮肤细胞的平均存留时间大约在8天左右,经过20天,就可以观察到表皮的整个更新周期。

此外,研究者还通过鱼鳍研究了斑马鱼的组织修复。它们剪去了小鱼的部分尾鳍,并观察周围组织细胞的变化。

结果发现,周围的表皮细胞会迁移到损伤区域覆盖损伤,新的细胞会迅速产生并转移到体表,此外部分细胞还会个头变大,这些机制共同促进了组织的修复。研究团队的领导者肯尼斯·波斯(Kenneth D. Poss)表示,“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观测一个活动物细胞的动态行为。”他希望彩虹鱼可以帮助人们揭示更多的关于组织再生的信息,这个领域目前还有很多未知之处。

UUID: 6495af06-8d52-4f8a-8ee6-439358430b2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3-31_还在转锦鲤?不如来看看这条彩虹色鳞片的鱼.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