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慎点:非洲最大的苍蝇,为何会倒在偷猎者的枪下?

作者: 深山虫吟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6-03-24

本文介绍了非洲最大的蝇类Gyrostigma rhinocerontis,即犀牛胃蝇,其稀少的原因与犀牛盗猎和栖息地丧失有关。文章还探讨了这种蝇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Gyrostigma rhinocerontis是非洲最大的蝇类之一,体长最大记录4厘米,翅展可达7厘米。红色的头和腿,漆黑的身体,外加形似黄蜂的修长身体,看起来相当惹眼。虽然身材巨大,但它们成虫的寿命只比蜉蝣略长一点,只有3到5天。这些大苍蝇们不吃任何东西,求偶、繁殖完全依赖幼虫时期的营养储备。那它们的幼虫吃什么呢?作为狂蝇科胃蝇亚科的成员,它们当然是寄生在大型动物的胃里了。

这是G. rhinocerontis长满倒刺的幼虫,它们牢牢悬挂在动物的胃壁上,就算是经受剧烈的肠胃蠕动也不会被排出来。G. rhinocerontis幼虫的寄生状找不到任何图片,但是其他胃蝇的寄生图片还是不少的。这是寄生在一头小象胃里的胃蝇;之所以选了这张图是因为这张是我见过口味最轻的一张啦——实际上胃蝇对动物的危害并不像看起来这么可怕,不过数量太多的话会有堵塞消化道的危险。

Gyrostigma rhinocerontis为什么会如此稀少呢?估计已经有人从它的拉丁名看出原因了,因为它的寄主是黑犀牛和白犀牛,而它们就是所谓的犀牛胃蝇。犀牛胃蝇曾经跟随着犀牛遍布非洲大陆,而现在由于犀牛盗猎猖獗、栖息地丧失,已经成为非洲最难得一见的蝇类之一。博物馆和分类学家都会为拥有一只犀牛胃蝇的成虫标本而自豪。

其实寄生在犀牛胃里的胃蝇并不止犀牛胃蝇,还有同属的G. conjungens和 G. sumatrensis。但这两种胃蝇远比它们的兄弟更加珍稀;人类最后一次见到G. conjungens是在1961年,而对于G. sumatrensis的全部了解仅来自于一只幼虫。

这也是动物保护中尴尬的一面;如果一只鸟或者哺乳动物消失了50年,人们会惋惜不已;但除了少数geek爱好者以外没有人想再次见到或者仅仅了解一下消失了50年的胃蝇,尽管它们对人完全无害。

犀牛胃蝇把卵产在犀牛的体表,不过人们并不清楚幼虫是怎么进入犀牛胃里的,可能是犀牛舔舐毛发的时候从口腔侵入。它们对犀牛的影响我们也一无所知,有人猜测被寄生的犀牛攻击性可能会变强。

这也是犀牛胃蝇极难见到的原因之一:再不要命的昆虫采集者也不敢靠太近。犀牛胃蝇的消失,也从侧面反应了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邪恶之处:盗猎者摧毁的不仅仅是几只动物个体,也不仅仅是某个物种本身,他们威胁的是生态平衡中的一环。而平衡被打破的后果,可能会殃及另一些我们完全来不及了解的物种——而这样的疯狂,也迟早会殃及我们自身。

UUID: 68ada944-d255-43c8-839d-65fff040969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3-24_重口慎点:非洲最大的苍蝇,为何会倒在偷猎者的枪下?.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2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