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上理解,动物冬眠为“蛰”,冬眠的动物受惊而醒为“惊蛰”。在古人看来,蛰伏的动物之所以醒来,是因为有雷鸣的惊扰。本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两种自然现象,在古人那里建立起了联系,于是也便有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之日乃仲春之时,古人除了安排农事之外,也会有一些特定的习俗。
作为一个节气,惊蛰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当时称“启蛰”。到了西汉景帝时,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名惊蛰。唐初曾改回启蛰,后来在僧人一行创制的大衍历中又采用了惊蛰。此后,惊蛰一名一直沿用了下来。
在古人的描述中,惊蛰是蛰虫始出、蛰虫咸动的日子。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惊蛰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在古人看来,蛰虫之所以出走,是因为天空开始打雷。因此,“雷乃发声”与“蛰虫始出”构成了惊蛰节气最主要的外在表征。
惊蛰是田家开始忙碌的日子。中唐诗人韦应物有《观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等等。
惊蛰也是田家占验天气和年景的日子。在浙江杭州,农谚讲“未蛰先蛰,人吃狗食”(言惊蛰前闻雷,主岁凶),“惊蛰闻雷米似泥”(言米贱),“惊蛰寒,秧成团;惊蛰暖,秧成秆”(言寒则秧枯萎,暖则勃兴),“雷响惊蛰前,四十九天日不见天”(言久雨)。在陕西澄城,也有“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的谚语。
惊蛰是“蛰虫始出”的日子,也是民众防虫、驱虫的日子。唐代孙思邈《千金月令》就记录有古人驱虫的方法:“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延至后世,惊蛰驱虫成为全国各地流传最广的习俗活动。
在山西,惊蛰吃梨的说法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晋商渠家的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洪武初年在上党和祁县两地以贩梨为业。后来有了积蓄,在祁县县城置办房产定居了下来。清雍正年间,渠家第14世祖渠百川,逢惊蛰之日欲“走西口”创业。临行之时,其父取出一只梨让他吃,告诉他先祖以贩梨起家,吃梨可以缅怀先祖创业之不易,激励他要光宗耀祖。此后,惊蛰吃梨在当地成了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