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势利眼:赢了就是“我们”,输了就是“他们”?

作者: 弯兔123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6-03-04

文章探讨了人们在支持的球队或团体胜利时使用“我们”,而在失败时使用“他们”的现象,揭示了人类天性中对积极事物的认同和对消极事物的回避。

经验说:作为一个铁杆球迷,应该在球队高潮和低谷时都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实验说:人天生就有点“势利眼”。对于支持的球队,赢球的时候我们当然爱,输球的时候嘛,就爱得不是那么深了。

我知道这可能有点恶心,咱们还是先白日梦一下:

场景一

先假设咱们中国男足通过某种手段终于又一次冲入了世界杯,随后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神勇击败一个个对手,杀入决赛,最后竟勇夺世界杯!人们高喊:我们赢了!

场景二

现在换一种情节:这次咱们的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奥运会,作为夺冠热门,大家都觉得中国队闭着眼睛都能拿冠军。但是,比赛结果却是出乎意料,中国队大爆冷门,居然输给了毛里求斯队!人们表示不解:他们居然输了!

通过这两幅场景,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白日梦的步子迈得太大,确实显得比较扯。大卫战胜歌利亚,银河舰队被小木舟撞翻船,冷门、黑马向来让人跌破眼镜,但这是体育比赛的一部分,小概率事件隔一段时间总会发生那么一两次的。

不过我们这篇文章更想说的,是另一个道理,一个很容易被遗漏的细节:明明都是中国队,为什么有时候用“我们”,有时候用“他们”呢?

当粉丝们谈论起自己喜爱的球队时,使用“我们”和“他们”都很常见,但也许你没注意到,决定人们使用“我们”还是“他们”来指代同一个对象的关键的因素是——胜负。

当球队通过出色的表现取得胜利时,球迷们会更多地使用“我们”来指代他们支持的队伍。“我们今天的防守牢不可破!”“我们的反击太犀利了!”

但在球队输球的时候,球迷们就会刻意的与这支烂队伍保持距离——“他们今天打得什么玩意嘛!”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性动物。作为社会化的体现,人总会为自己贴上一定的标签,把自己归纳入某一个“小组”里(即使你刻意回避任何标签,没有一个QQ群,也不加入任何果壳小组……仍然可以把你纳入“无分组”类)。既然是分组,更多的人肯定会选择写有“NB”二字的标签贴在胸前,而对写有“SB”的标签敬而远之。所以当支持的球队输掉了,就是“他们”打得一塌糊涂;而赢了就是“我萨威武!”

“我们”与“他们”的不同并不是说球迷都是墙头草,而是人的一种天性。我们往往对于积极的事情更加认同,而回避消极的事物。

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管是皇马的球迷还是巴萨的球迷,总不可能每天都看到自己的球队赢球。这周是“我们赢了”,下周是“他们输了”,我们这种“喜赢厌输”的倾向某种程度上可以使我们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又能一定程度上回避失败的痛苦,所以最后的赢家还是我们的大脑吧!

与球迷的情况相同,选民也同样喜欢把自己更认同的事情归为“我们”。2008年奥巴马的总统竞选进行地相当成功,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那简单有力的口号:“Yes,we can!”这个We字对普通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也拉近了总统候选人与普通选民的距离。最后奥巴马成功当选总统,那些给他投票的选民也会跟着脸上沾光,“我们”赢了!

但如果奥巴马先生的竞选口号是“Yes,I can!”,选民们可能会鼻子一哼,“who cares?”

同样涉及到说“我”还是说“他”的情况,是在说谎的时候,我们使用的代词更多的是“他”或者“他们”,而比较少用“我”、或者“我们”。撒谎者偏向使用第三人称是因为他们有意无意地想要将自己与谎话拉开距离。好像使用第三人称,就可以让自己与不怀好意的谎话划清界限一样。

UUID: e6ed0a8e-4ce9-4496-8f81-0eeebc2bdab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3-04_人人都是势利眼:赢了就是“我们”,输了就是“他们”?.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