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子蘑(Pholiota nameko)又叫滑子菇、滑菇,是鳞伞属(Pholiota)的一种蘑菇。鳞伞属蘑菇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菌盖表面具有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外菌幕形成的鳞片状残留物,而滑子蘑菌盖表面却是较为光滑有粘液的,因此在《真菌名词及名称》和《孢子植物名词及名称》这两本书中都将其正式中文名定为光帽鳞伞。
滑子蘑最初由日本菌物学家伊藤篤太郎(Tokutaro Ito)以Collybia nameko为名发表,拉丁学名的种加词“nameko”就是日语对滑子蘑的称呼,在日语里有“黏滑、舔舐”的意思。早期Nameko在日语里并不单指滑子蘑,而是几种菌盖粘滑的蘑菇的统称,这其中还包括现在广为人熟知的金针菇。“滑子蘑”的中文称呼则是我国在引入它时直接从日语泊来的。
在菌物分类学上,滑子蘑目前是一个地位有些尴尬的物种。了解分类学的朋友大概会知道,任何物种学名的确定都必须基于一份或多份模式标本,在满足命名法规相关条款的情况下,插图或照片也可作为模式标本。最初在1929年,基于保藏在日本东北大学标本馆的子实体标本为模式滑子蘑被发表了新种,后因分类修订又挪到了鳞伞属而具有了现在通用的学名Pholiota nameko。
但后来人们发现,滑子蘑的模式标本在日本东北大学标本馆找不到了,与原始物种描述唯一相关的材料只剩下了保藏在神奈川县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页插图,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中的规定,Pholiota nameko就成了无效名称。
在2007年,日本学者根田仁(Hitoshi Neda)研究认为鳞伞属另一物种小孢鳞伞(Pholiota microspora)的模式标本与滑子蘑基本上可认为是同一种蘑菇,且小孢鳞伞的模式标本早在1850年就被发表,于是依据命名法规的优先律原则认为滑子蘑的拉丁学名应改为Pholiota microspora。
转眼间滑子蘑就变成了找不到“户口本”的“黑户”,还得被迫改换门庭寄人篱下,不知道可怜的滑酱会有多桑心。滑子蘑是一种木腐类真菌,可以人工栽培。滑子蘑最早的栽培纪录是在日本北部,上世纪初期就有栽培。直到现在,它们在日本也依然是栽培、食用颇广的一种蘑菇。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滑子蘑,当时主要在东北地区进行栽培推广。
与金针菇一样,滑子蘑也是一类低温型蘑菇,通常需要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才能长出子实体,人工栽培给予的出菇温度一般低于15 ℃。当年刚引入滑子蘑时,还没有条件去很好控制栽培需要的低温,加上栽培周期比较长,也还没有筛选出成熟的耐高温品种,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也只有北方地区适宜栽培滑子蘑了。
和很多其他蘑菇一样,滑子蘑的栽培早期也采用段木栽培的方法:在砍下的树干或者较粗树枝上人为砍出缺口,增加与外界接触面积,等待空气中滑子蘑孢子的自然接种,直到多年后才能收获成熟子实体。显而易见,段木栽培是一种低效的栽培方法,但在一定程度上相比野外采集效率又要高些。
后来主要以木屑、棉籽壳或秸秆为主料进行滑子蘑栽培,在工厂化温控条件下可以全年栽培,在自然温度下,选择一些耐高温品种进行栽培,也可全年都有收获。
近年来,滑子蘑在国内被推广开后又多了一个商品名——珍珠菇,大概是因为黏滑的幼嫩菌盖反射光线,特别是在味增汤或汤面中漂浮着就像一颗颗珍珠。滑子蘑往往不会单独被食用,而是与其他食材搭配或炖,或炒或熬汤,总之为吃货们带来舌尖上丰富的鲜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