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白长的金针菇,曾经也是个粗黑壮

作者: fengfeixue0219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6-03-02

本文介绍了金针菇的特性、历史、人工种植过程及其在餐桌上的应用,解释了金针菇为何容易塞牙以及如何烹饪以避免这一问题。

有这么一种蘑菇,喜欢它的人觉得它嫩滑可口,味道鲜美;而嫌弃它的人则觉得它难嚼塞牙,平淡乏味。说到这里应该有不少人已经猜到,这种集褒贬截然不同的评价于一身的蘑菇,非金针菇莫属了。

典型的金针菇形态。图片:japanese-kitchen.net

说实话,我个人对金针菇也不是很感冒,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金针菇实在太容易塞牙了。

我们平常在市场餐桌看到的金针菇,有着细而长的柄,顶上托着一个小小的菌伞,乍看上去颇似一颗长长的大头针,加上略带黄色的颜色,称为“金针菇”还是颇为形象的。不过,坏就坏在这又细又长的菌柄上——如果烹调不当,金针菇菌柄会变得像尼龙线一样“坚韧”,而纤细的身材很容易就嵌进牙缝里,不掏半天不会轻易出来,让人尴尬不堪。

更有甚者,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言是,金针菇还会游历人体之后,在第二天从消化道的另一头再次完整出现,于是乎便有了“see you tomorrow”的诨名。

金针菇也有黄褐色的。图片:loseweightandgainhealth.wordpress.com

公正地说,其实任何蘑菇都有“see you tomorrow”的潜质。

这是因为蘑菇是由大量细小的真菌菌丝交织组合而成,而这在构成的菌丝之外,都包附着一层几丁质成分的细胞壁——这和我们吃的虾蟹的壳成分是类似的。这层几丁质的细胞壁对于消化液中的酸和各种酶都想当稳定,可以完整的通过消化道而不被破坏。

只不过我们食用的其他蘑菇,大多取食的是结构松散的菌盖,在牙齿的机械作用下,这些菌丝很快被磨碎咽下,不会“完整”出现;而对于金针菇来说,用于食用的细长菌柄内菌丝排列更为紧密,而细小的身躯更使得它难以被牙齿充分磨碎,因此囫囵吞下之后,“see you tomorrow”就在所难免了。

和其他蘑菇大多食用菌伞不同,金针菇主要食用的是菌柄。图片:taylorliptak.wordpress.com

其实,金针菇长成这个样子,完全是人类的锅。为啥?因为市场上的金针菇都是人工栽种出来的。而在野生金针菇,可能就生长在你屋后院内的朽木上,只不过它的身上,完全没有市场上那纤细瘦弱的影子。野生的金针菇成丛生长,有着大型、金黄色、略带粘性的伞盖,带有较短而粗壮的黄褐色菌柄,菌柄上还具有褐色、天鹅绒质地般的绒毛——这也是它的英文名之一“velvet foot”的来源。

野生状态金针菇的菌柄和菌褶。图片:pixdaus.com

野生的金针菇,更“学术”的名称是绒柄小火菇或绒柄金钱菇(Flammulina velutipes),属于担子菌门,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小火菇属(Flammulina,也称金钱菇属)真菌,它的种加词同样点出了“柄有绒毛”的特点。

作为一种喜欢凉爽环境的菌类,金针菇通常会在深秋和初春时节长出那黄澄澄的子实体,因此使得它也有了“winter mushroom”的俗名(不过要和也有冬菇俗称的双孢蘑菇分清)。金针菇广泛的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直到东南亚地区,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野生的金针菇特别青睐死去的阔叶树木——例如东亚常见的阔叶树朴树的树干上。

在日本,金针菇被称为“榎茸”(エノキダケ,“榎”就是朴树的别称),是冬日锅物中必不可少的菌类食材。

野生状态下的金针菇。图片:midwestmycology.org

而金针菇的人工种植,也是由日本开始的。早在1928年,日本京都的森木彦三郎就开发出了以木屑、米糠为培养基的金针菇瓶栽方法,使得金针菇能够被大规模的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消除菌柄绒毛对口感的影响,人们逐渐培育出了菌柄细而长、菌盖小而不易张开的金针菇品种,使得金针菇逐渐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金针菇的瓶法种植。图片:mushroombusiness.com

早期人工种植的金针菇,其实还带有野生状态时的黄色。而在80年代,人们偶然发现了一株白色金针菇的突变体,并以此为亲本培养出了一系列白色金针菇品种。因此到了现在,市场上大部分金针菇已经是白色了,从而失去了和野生金针菇最后一个相似点。这个故事和发生在双孢蘑菇身上的事情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金针菇的菌袋种植。图片:medicalmushrooms.net

目前,金针菇的种植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产业,金针菇成为了继双胞蘑菇、香菇之后,产量第三大的蘑菇。而可煮可炒,可烤可炸的“多面手”角色,使得它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其实,要让金针菇不那么容易塞牙,诀窍也很简单,那就是在烹调,尤其是汆煮时时间不要过长,半分钟到一分钟就可以了。这样煮出的金针菇,菌柄还比较脆嫩,更容易咀嚼彻底。

在一些流言中说“金针菇煮的时间太短会让人秋水仙素中毒”,这其实是和一字之差的金针菜(黄花菜)弄混了——只有后者中才存在有毒的“秋水仙素”。所以,放心地吃吃吃吧!

UUID: 6fac1d08-bfe5-45bb-980b-456bf34e9b9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3-02_细白长的金针菇,曾经也是个粗黑壮.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