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郭永怀从兰州乘飞机回京。当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时,发生一等事故,郭永怀不幸以身殉职,终年59岁。
1968年10月,郭先生最后一次去西北基地前,已经知道李佩先生进了中国科大的“牛棚”,并且还问过所里的某同事,李佩究竟怎么回事,我们的同事无言以对;而郭先生到了基地后,还打长途电话给他力学所的秘书,再问李先生的处境,秘书也回答不知道。
所以,郭先生在试验完成后,等不及和其他几位副院长一起乘坐大飞机回北京,而是急急忙忙坐了小飞机回北京回家,他心急如焚要早点见到李先生。郭先生乘坐的飞机失事后,科大军代表不好意思把噩讯告诉“牛棚”的李先生,便让李先生回家。后来是力学所的军代表派人去告诉回到家里的李先生。
2015年12月8日,我收到一封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谈庆明研究员的一封电子邮件,信中指出,2015年11月26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发表了文章《李佩:创新者永远年轻》,文章中有几段描述失实:
“1964年10月的一天,郭永怀和钱学森、王大珩等同事一起吃饭,他们平时很少聚会,但那天显得特别高兴,还喝了酒。‘事后我才知道,他们是在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李佩说。”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郭永怀和同事一起吃饭,不是和钱学森、王大珩,而是和王淦昌、彭桓武。1968年12月5日,郭先生不是回京报告重要数据,因为关心数据的那些副院长在等着搭乘大飞机回京。郭先生没有必要回京报告。郭先生急着回京的真正原因是,要了解被关在“牛棚”的夫人李先生的情况。
郭永怀牺牲时,李先生是在科大的“牛棚”里受审查,不是在外地工作,也没有闻讯回京。科大的军代表不敢把实情告诉李先生,而让李先生回家去,由力学所的军代表去告诉她。
谈庆明说:“权威传媒一再以讹传讹,遗憾!这也对不起李佩先生呀!”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乘坐苏制伊尔14小飞机回京。飞机失事瞬间,他和警卫员、18岁的解放军战士牟方东紧紧拥抱在一起,壮烈牺牲,但两人胸口间机密公文包完好无损。
周恩来总理得知郭永怀飞机失事牺牲的消息,立即下令彻查这一事故,并责成人民日报发布这一不幸消息;1968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报道:“新华社十一日讯,中国共产党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郭永怀同志,因不幸事故牺牲,终年五十九岁。郭永怀同志在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郭永怀“两弹一星元勋奖章”。尽管有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但李佩至今仍然不知道这架飞机究竟是怎么失事的。她一直在追问,但一直没有答案。我们的宣传机构,在事实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追究事实真相,却以主观意识将悲剧写为英雄赞歌,这是郭永怀先生的第二次死亡!
今天,我们在纪念郭永怀先生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时,是否更需要反思:为什么这样优秀的科学家为国家民族事业鞠躬尽瘁时、还要承受家人受难的精神痛苦?这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吗?郭永怀为祖国做出如此之大的不朽贡献,他的妻女承受了他罹难后的巨大痛苦,却在他牺牲后却仍然被下放关押?我们是否该对李佩和郭芹说一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