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屠呦呦凭借对抗疟药青蒿素的研发所作出的贡献,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公民。这项荣誉圆了数代中国人的诺奖梦。然而,在兴奋不已的同时,科学界对中国当前科研圈的担忧和批评也与日俱增,因为这些研究机构缺乏重大创新成果,也缺乏培养创新人才、发现并支持有潜在科学突破的原创性研究的能力。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与在集体环境下工作相比,中国科学家独自工作时的表现往往更为出色。
但很讽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而非个人主义。将青蒿素作为抗疟药来研究起源于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组织的一个大型国家项目。该项目涉及来自诸多研究机构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其中十名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屠呦呦在列)得到了官方认可。但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并没有获得政府的足够认可(比如未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被认为是中国学术生态系统不健康、未能赏识其才华的证据。
在发达国家,获诺贝尔奖是一个常见的媒体事件,但在中国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多年来,对中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的猜测和期望激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兴趣。为什么?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愿望从未像今天这么强烈。政府领导人意识到,必须取得科学进步,才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推动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繁荣、和谐的社会而提出的一个构想。
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数当然能很好地说明一国的科技实力。中国会出现更多的诺奖得主吗?这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发展自己的科研机构,这些机构要能培养足够多的、具备诺奖提名水准的科学家。然而,诺贝尔奖只不过是科学家个人穷其一生追求自己科学兴趣和目标的副产品。
最后要说的是,科学进步在中国普遍被看作与社会和经济效益直接相关,但诺贝尔奖是为了奖励“对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其中包括对自然界的根本性认识,而这种认识并不一定会带来立竿见影的社会效益。随着中国科学成果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我们可以断言,将来会出现代表重要科学突破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成果值得获诺贝尔奖。
但不管是否获得这些奖项,中国科学都将向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前进,而诺奖梦只是一个更宏大的梦想的一部分,即建成一个全体人民共享繁荣和公正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