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主要就是奶和茶,这对于我这个早上没有喝咖啡习惯的又爱喝茶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代替品。珍珠奶茶是很流行的消暑饮料,里面的“珍珠”一般由木薯淀粉制成。如果不是遇到黑心商家的话,尽可以放心食用。大多数城市人对奶茶的印象多是珍珠奶茶。它源于台湾,除了茶水和牛奶混合,最大的特征就是加入了“珍珠”。所谓珍珠,其实是木薯粉做成的小圆粒。木薯原产巴西,根部长得像番薯,把这种大号番薯磨成粉就是木薯淀粉了。
因为最早的小圆粒都是白色的,看起来很像是一粒粒晶莹的珍珠,所以台湾人就把它叫做“珍珠奶茶”了。不过现在的“珍珠”,煮熟之后一般都接近黑色。除了基本的珍珠粒,后来还发展出更多的配料,往奶茶里加蒟蒻(魔芋)、果冻、椰果、芦荟……在一些奶茶店,老顾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要求店家配置自己专属的奶茶口味。珍珠奶茶的花样多,就连一向善于制作精美零食的日本人,都慕名前来台湾,学习制作方法。
要追溯奶茶的起源,还得回到中国的北方草原。草原牧区缺少粮食和蔬菜水果,容易保存携带的干茶叶,是他们补充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牧民们平时的主要饮料是取之不尽的牛奶、马奶,茶叶就放在奶里面煮着喝。蒙古族的奶茶味道偏咸,很多人都喝不惯,但不好甜口的我反而非常喜欢这个味道。一锅煮好的奶茶放上奶皮子,炒米,风干肉,奶豆腐,喝一碗荡气回肠,再来一碗就可以策马奔腾了。
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主妇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把清水烧开后,倒入装有茶叶的锅中,小火煮两三分钟,再倒入鲜奶和盐,再烧开就行了。这些茶都是味道浓郁的发酵茶,和乳香四溢的牛奶或马奶一起煮,散发出独特的风味。有些部族的蒙古族人,在煮奶茶时还喜欢加入野生植物的果实、花、叶,所得奶茶风味各异,芳香可口。用奶煮茶的习惯,从中世纪开始传到了东北亚、中亚和南亚的各个游牧民族。
他们手里的茶叶基本也都是从外地贸易来的,因此多为发酵过的红茶,喝的时候除了牛奶,还要加入盐和各种香料。在我国青藏高原,人们以喝酥油茶(与奶茶大同小异,只不过用酥油代替了牛奶)为主,但也喝奶茶,藏族人的奶茶有时会放糖做成甜的。在一个阳光甚好的下午,约上几个朋友去喝一场英式下午茶想必是很多女用户的心头爱。而我的关注点一直都是那个放蛋糕的多层盘子上,家里吃火锅有这么一个一定很方便。
大航海时代开始后,茶和咖啡几乎同时进入欧洲人的视野。其中英国人没抢到适合种咖啡的殖民地,却从印度、东南亚和中国南方沿海获得了稳定的茶叶供应,便兴起了喝茶之风。茶在英国最初是一种贵族饮料,当时的上流口味嗜好甜食,于是他们抛弃了盐和香辛料,而是往茶里添加牛奶、砂糖、奶油、果汁等,喝起来浓郁香甜,同时还要搭配蛋糕、司康饼等甜点。到18世纪普通英国人也能喝上茶时,奶茶已是英国的主要茶饮。
当时英国人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才吃晚餐,可肚子往往在下午4、5点时就已经饿了,“下午茶”便应运而生。在这个时候喝点奶茶、吃些甜点,不仅能有效补充能量,在劳累大半天之后也是一种放松,还是跟朋友、同事勾搭感情的大好时机。直到今天,下午茶仍是许多英国人雷打不动的生活习俗,哪怕再忙也少不了它。在英国人影响下,欧洲、北美以及英国的众多殖民地,也兴起了喝奶茶之风。
丝袜奶茶是“出口转内销”的产品--英式奶茶在风靡欧洲之后,又传到了香港,回到了茶的中国故乡。丝袜奶茶是香港的代表饮料,其实它所用的“丝袜”只是过滤网而已,经过多次过滤可以去掉茶叶碎末和涩味物质。所谓“丝袜”,其实就是煮红茶时用来过滤茶叶的一个棉线网,跟丝袜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只是这个原本白色的棉线网,泡过茶叶后会变成淡褐色,形状和颜色都和丝袜非常像,才有了丝袜奶茶这个名字。
过滤后的茶,去掉了影响口感的茶叶碎末和涩味物质,喝起来更加香滑。再加入牛奶和糖,就是美味的奶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