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在床上硬不起来”?还有治吗?

作者: 一个AI和好多作者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6-01-06

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床上硬不起来”的现象,从睡眠习惯、生物钟、大脑贴现率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了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新年伊始,一条旧段子被重新翻出来刷屏刷了个够:好了,笑完别走,到底为啥会出现这种“在床上硬不起来”的情况呢?接下来,我们就认真严肃的解读一下,“硬不起来”的情况是怎么发生的。

当我们读到多义词时,人会立刻联想到它的所有或者至少大部分含义,然后再挑选,这就是典型的广度优先。但是人处理短语或句子的时候却是深度优先——抓住它看到的第一个讲得通的意思。

在说“硬不起来”这个问题之前,先想想:你睡的够多吗?你失眠吗?白天依赖咖啡吗?睡前会玩iPad或者手机吗?撒切尔夫人每晚只需4小时的睡眠时间就足够了,而爱因斯坦则需要11小时。你需要睡多久呢?

睡前玩手机或iPad也不是什么好习惯:这些设备发出短波长的光(蓝光)会抑制褪黑素(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同时也让褪黑素的分泌周期被推迟,你很可能越玩越精神、越来越不想睡。而第二天起床时,睡前玩过手机的人也更嗜睡,并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全“清醒”,才能达到和看纸质书入睡的人相同水平的警觉度。而且监测显示,他们的REM睡眠期也相应变短了。

如果睡不好、睡不醒夜里还严重打鼾,你可能需要去看医生了。睡眠过度的感觉和宿醉非常相似,因此科学家们也把它称为“睡醉(sleep drunkenness)”。不过与酒醉不同,睡醉是因为打乱了生物钟。人的生理节律是靠下丘脑中的一团细胞组成的昼夜节律起搏器来控制的。

当你睡眠过度时,相当于你无视了这个生物钟。当生物钟喊着“起床搬砖了!”的时候,细胞面临的实际情况却是“不行我要赖床!”——这和时差反应的产生原理相似。睡眠过度可不仅仅会让你被通报一个“在床上硬不起来”而已,经常这样做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的风险。甚至与糖尿病、肥胖、早逝都具有相关性……过犹不及,还是按时作息的好。

人的大脑也像银行,也有贴现一说,而且大脑的贴现率比银行高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大的事儿,在你今天的大脑看来,也无足轻重了。在舒服一会儿vs.把活儿干了之间,“现在的你”可能会屈服于眼前的欲望,而把应该做的留给以后。

刚醒来到完全清醒之间,有段迷迷糊糊的时间,这叫作“睡眠惯性”。醒得越猛,睡眠惯性越大。有时你自以为醒得挺快,一骨碌就爬起来了,但实际上“睡醒”是个非常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脑干中的觉醒中枢(脑干是负责基础生理功能的脑组织)几乎瞬间被激活。但我们的大脑皮层区域,尤其是前额叶皮层(与制定决策和自我控制有关的大脑部分)却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才能启动。

今天的主题真的不是这个,ED问题请出门左转找知性和健康君。大家晚安,祝你们睡个好觉。

UUID: 0314713c-cfb1-443d-bba1-81bf27c72fa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1-06_你为什么“在床上硬不起来”?还有治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