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晚,北京市清华科技园阳光厅。《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因其在科学传播领域的贡献荣获中国科协2015“十大科学传播人”称号。如颁奖词所述,作为科研工作者,饶毅教授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实验室,他敢于在与科学相关的重要社会话题上发声,传递科学家的立场和观点。
他参与创办的《知识分子》媒体平台,通过推出优秀科普文章,致力于改善中国的科学文化环境,“让科学精神进入中国文化的内核”,重新建立起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以下为饶毅教授获奖时演讲原文:2015年9月,我与清华大学鲁白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谢宇教授、我们的CEO纪中展、编辑部主任李晓明以及编辑部同仁共同创办《知识分子》微信公号。
从1995年发表第一篇科普文章介绍1994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控制体重的基因“瘦素”以来,我个人参与科普迄今二十年。但是,《知识分子》不是我们个人的平台,我们也不认为大家只是我们的读者。我们希望将《知识分子》办成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学爱好者的平台,欢迎大家成为《知识分子》的作者,通过《知识分子》这一平台进行科学普及、建设科学文化、探讨科技政策、弘扬科学精神。谢谢大家。
2015“十大科学传播人”简介: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邓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以深厚的科学研究背景为基础,长期持续不断地开展古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科普工作。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是十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专家及专栏作者,先后给40多家报刊杂志撰写食品营养方面的文章600多篇。
李光,黑龙江省知名校外科技辅导员,从事科学传播工作20多年,10年在基层从事青少年科普工作。李淼,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在网络上拥有几十万的粉丝,从博客“闲谈物理”到微博再到专栏文章,唯一不变的是他用讲故事甚至是谈八卦的方式讲科学道理。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作为专业学者,马冠生的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普既权威又“有料”。
吐尼亚孜·沙吾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精通维、汉、英三语的他,是《汉英维哈地震学词典》《汉英维地球物理学词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维吾尔文译本等书籍的第一作者或审稿人。王乃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乃彦院士是第一位获得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的中国人,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地下核试验。
朱定真,中国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朱定真是全国观众熟知且信服的气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