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者综合征:成功背后的自我怀疑

作者: 装大雷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5-12-28

本文探讨了“冒充者综合征”这一心理现象,描述了其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一综合征如何影响个人自我认知和职业表现,并提供了实际的解决方法。

她考上了名校,拿到了博士学位,在别人眼中也算是小有所成。但她却一直被某个想法困扰——“周围的同学都比我优秀,我能取得现在的一切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其实自己并无多少真才实学,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像个骗子。”

他在一家著名互联网公司任职,认真好学,勤恳努力,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但是他却经常做噩梦——“公司突然遇到新问题,自己没法解决,上司和同事气急败坏地指责自己没什么真本事,就是一个骗子。”

“我真的够好吗?还是只是别人觉得我好,而我其实是个骗子?”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可为什么呢?图片来源:vimeo.com

你是否也有类似经历?不管有多少证据表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甚至是成功的学生、员工和老板,你内心深处仍有个角落却在默默哀嚎着“我不配,我骗了你们”——这就是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苏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

那些优秀又卑微的女性

临床心理学家保琳和苏珊娜5年来陆续接触了150名女性来访者。在别人眼中,她们都是很优秀的女性——受人尊敬的教授,博士学位获得者,成绩优异的大学生。不过她们自己并不认可这些所谓的“成功”:有人认为是招生委员会犯了错误,自己才被录取;期末得高分,她们觉得不过是运气好或者某个教授偏心罢了;很多人认为自己被高估了,并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这些女性清晰展示了外界认可和自我贬低的矛盾,她们似乎缺乏一种将外界成功“内化”成自身一部分的能力。她们固执坚守着内心“卑微”的自己,将成功拒之门外,变成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与此同时,她们还经受着另一种折磨——“万一被别人发现我名不副实,是个骗子”的恐惧。

卑微与恐惧不断交织下,她们有些独特的行为模式。比如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无能”,比一般人更努力工作,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更多迎合老师和上司的决定,甚至是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获得上司的认可。可是,这些用来掩盖自身“无能”的努力反而却加剧了“冒充者综合征”。人们喜欢为成败找原因,心理学上称之为“归因”。

归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归因,即认为自己的一些特质(比如智商或者性格)是一件事成败的原因;另一种是外归因,即认为外界环境(比如文化或者家庭)是一件事成败的原因。从归因角度看,失败时过分责怪自己,认为自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比如自己不够聪明,以及成功时过于看重环境,比如运气好——这种人更不快乐,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而具有“冒充者综合征”的女性在对成功归因时,就是典型的外归因——这些成功与我自身能力无关,我不过是花费了更多时间,迎合了他人而已。

陷入“冒充者”的怪圈

如果在“真正的骗子”和“神经质地认为自己是骗子”是线段的两端,那么大部分人位于端点之间。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冒充者综合征”并非女性的专利,大约有70%的人曾有过类似感受——觉得自己名不副实,愚弄了别人,从而陷入焦虑和恐惧中。但其实,“冒充者综合征”并非官方认可的心理疾病,也不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更多是情境激发的负面感受和自身固有的非理性认知的结合体。

受“冒充者综合征”困扰的人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当老师或者上司给自己指派任务时,有“冒充者综合征”的人因为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怕别人发现自己是个骗子,而变得焦虑。在焦虑和恐惧中,他们表现出了两种行为。

一种是过度准备,比一般人更勤奋和努力;另一种是拖延,逃避这些“困难”的任务。努力也好,拖延也罢,最后总算是完成了。他们长舒了一口气,放松下来,获得了短暂的满足。

但这样的成就感并未持续很久。考虑到自己“成功”的因素,努力的人觉得自己不过是做了万全的准备,而不是自身能力强,担心以后万一没有充足时间准备怎么办;拖延的人觉得自己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想到下次上天也许不会眷顾自己而焦虑。所以后来再有任务时,他们依旧害怕和焦虑。“冒充者”的怪圈。原图来源:Nickolas Means

不难看出,“冒充者综合征”的核心问题就是——不认可自己取得的成就,过度强调所谓的“聪慧”而贬低个人努力,不能形成正向反馈。从这个角度看,很多因素会影响人们对自己成就的“内化”:

比如,某些人一直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希望自己是最好的,最特别的,甚至有些还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妄想一步登天,而非步步为营,所以看不上这些“小成就”,久而久之,由于缺乏对自己实际能力的认可,很有可能出现“冒充者综合征”。

再就是对“聪明”的过高评价,即对“个人能力”的认识有偏颇。对“聪明”的过度重视,大多是受家庭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生长在过度强调“聪明”而非“努力”的家庭中,孩子会认为如果自己够聪明,做事情就不需要努力。反过来说,如果自己取得某些成就很费劲,也就说明自己不够聪明,他们通过“成功”反而获得了负面的自我评价。那些似乎被“特殊对待”的群体也更容易出现“冒充者综合征”。

比如很多人对女性群体的“成功”归因很多时候在否认她们自身的能力。比如小的时候学习好,不过是听话乖巧肯用功,其实并非因为有能力;而成功的职业女性,又得忍受别人“潜规则上位”的怀疑。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社会其实并不认可独立又成功的女性,取得成功意味着女性气质受损。这样的文化偏见影响了女性对自身成就的认可,制造了额外的焦虑。

比如在《哈利波特》中扮演赫敏的艾玛·沃森就说自己曾经患上“冒充者综合征”,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运气好罢了。除了女性群体,有的研究发现非裔美国人也更容易出现“冒充者综合征”,由于一些政策上的优待,他们特别怕别人觉得自己考取学校,得到工作不过只是因为自己的皮肤罢了。说到这里,想想身边那些通过“少数民族加分”或者“某特长加分”而被学校破格录取的同学,你是否怀疑过他们的“真才实学”?

让成功带来快乐

对于深受“冒充者综合征”困扰的人来说,“成功就会快乐”这个命题并不成立。研究发现,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外表也光鲜亮丽,但是他们在工作中更保守,更害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断的自我怀疑阻碍解决新问题和探索新领域,所以工作满意度也比较低,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怎么办?

以下的途径可能对自己克服“冒充者综合征”有帮助:

和别人分享这种感觉。觉得自己是骗子的认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认为其他人都很聪明。这种非理性的认知以及压力可以通过与同伴交流来矫正和释放,选择可以信任的同伴,说出自己的害怕和焦虑。当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时,压力也会随之消解。

作好记录。不但要记录自己生活中能做好的事情,也要记录下自己拒绝认可这些“成就”的想法。书写和总结是自我分析和反思的过程,时间久了,你也许就会慢慢意识到某些想法,比如“自己是个骗子”有多么可笑了。

试着做真实的自己。大部分人通过与他人互动来了解以及评价自己,如果场合或者互动的对象允许的话,尽量试着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得到的反馈,积累得越多,越有利于了解和评估“真实”的自己。从而帮助自己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摆脱“冒充者综合征”的非理性认知。

最后一点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目标。珍惜自己的每一次“完成”,在学习和工作的初始阶段,“完成”比“完美”更重要。避免在追求完美中学会拖延、自责和鄙视自己的“小有所成”。

记录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了解“真实”的自己,有助于帮助摆脱“冒充者综合征”。图片来源:pixgood.com

(编辑:Calo)

一个AI

健康朝九晚五

ID:Health_Guokr

如果觉得自卑和神经质给自己带来困扰,不如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UUID: 8cb955bb-09f5-4852-8ea4-6fff4b44e7f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12-28_我没那么好,我不配,我骗了大家.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