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你面前有一整排白得发亮的小便池,谢天谢地,每一个都没人。你挑了个最干净的,然后你听见门响了,另一个人走了进来。千万别挑我旁边的位置!这是你脑子里下意识的想法。他开始走了过来。别过来!越来越近。不要啊。不……
大部分男性在洗手间里都遭遇过某种程度的社交焦虑,对个人空间的天生警觉让我们下意识地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一旦有人进入我们划定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僵住。
1976年,研究者探寻了这一现象。他们发现,如果在男厕里毫无防备地遭遇陌生人,那么陌生人离受试者的距离越近,受试者就需要越长的时间才能开始小便。
这些研究者使用的方法相当猥琐。观察者坐在小便池附近的隔间里,关上门把自己藏起来,然后通过地板上的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论文作者猜测,私人空间遭到打扰会激发社交焦虑,进而让我们的肌肉变得紧张。排尿行为需要放松尿道周围的括约肌,要是周围的人太多——让我们过于焦虑——那么尿道肌肉就无法放松下来,你自然也就尿不出来了。
面对男厕里的陌生人,大约有2000万美国人会产生比一般水平更强的焦虑感,这种症状被称为境遇性排尿障碍或者“尿羞症”。尿羞症患者无法在公众场合小便。针对这一情况,英国尿羞信托组织提出了演化方面的解释:尿羞症患者无法排尿,是因为小便会产生声音、气味和运动,从而让你暴露在掠食者的注意力范围之内。
2010年,卡尔顿大学和卫斯理大学的研究者发表了一篇论文,从数学的角度阐述了选择小便池的最优策略。这篇论文的引言读起来简直就像是洋葱新闻给SAT出的一道考题:一个男人走进厕所,发现里面有n个空着的小便池。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隐私,他应该选择哪个小便池?
研究者测试了一系列可能的场景——出于懒惰,后来者总是选择离门最近的位置;有人不在乎个人空间,他们随机选择位置,诸如此类。他们发现,的确有一条适用于所有情况的“黄金定律”:“要尽可能地保证你的隐私,你或许应该选择离门最远的小便池——如果它和它旁边的位置都还空着的话。”
系列漫画xkcd的作者兰德尔•门罗在2009年发布的作品就关注了这一问题,并向卫生间的设计者提出了建议。按照门罗的意见,为了尽可能提升饱和效率,男厕里应该设计3个、5个、9个或是17个小便池;如果小便池数量是4个、7个或是13个,那么尴尬的互动简直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