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鱼能吃吗?

作者: 钟凯

发布日期: 2015-12-15

本文讨论了麻醉鱼的相关知识,介绍了丁香油水门汀的成分及其在鱼贩运输活鱼中的用途,分析了丁香酚的安全性及其在国际上的使用情况,同时也提到了我国对鱼用麻醉剂的管理现状。

营养学家经常说“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意思是说鱼肉对健康好处很多。过去只有住在水边的人才能吃到鲜活的水产,甚至因为运输不便,产生了“臭鳜鱼”这样的特殊菜肴。随着保鲜技术的革新,现在即使是生活在内陆也很容易吃到活鱼,这些技术革新包括供氧设备、低温运输等。但也有一些“技术”让人不太放心,例如,前些年经常见诸报端的孔雀石绿、过量使用抗生素等问题。

最近媒体又曝光,鱼贩在运输活鱼时还会使用一种叫“丁香油水门汀”的麻醉剂,这让消费者感到十分担心,这种麻醉剂又是怎么回事呢?

丁香油水门汀不是一种物质,媒体报道中提到一种名为“丁香油水门汀”的麻醉剂,其实“丁香油水门汀”是商品名,丁香油和水门汀是两种物质。丁香油主要是从丁香的花、茎、叶中提取的挥发性油脂,实际起到麻醉作用的是其中名为“丁香酚”的成分。

这种成分在很多植物中都有,比如月桂、罗勒、樟树、金合欢、紫罗兰等。水门汀是音译,英文是cement,也就是水泥的意思。它是一种粉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锌和松香。丁香油和水门汀混在一起就变成膏状,在补牙时起到窝洞暂时封闭、间接盖髓和黏着固定之用,同时丁香油还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虽然丁香油和水门汀要分开包装,但包装瓶身上都标“丁香油水门汀”的商品名,所以暗访记者以为鱼贩用的是“丁香油水门汀”,但鱼贩其实只用丁香油。

鱼贩麻醉活鱼的目的,麻醉剂用于活鱼运输,主要目的是降低鱼的死亡率。一方面鱼离水后容易剧烈挣扎导致死亡,鱼的活动过多,容易造成体表受伤,最终导致感染鱼病,影响鱼的存活。另一方面运输过程中鱼的密度大,容易因为缺氧导致死亡。麻醉剂就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用金鲳鱼做实验,使用丁香酚以后,鱼的活动及对氧气的消耗有明显的下降。用每升10毫克的浓度麻醉,其耗氧量大约下降一半左右。放回流水池,只需要2~3分钟就能完全复苏,不会出现烦躁或发呆的现象。不过,不同的鱼对丁香酚的敏感性不同,比如鲤鱼在每升250毫克的浓度下也只能降低耗氧量30%左右。

丁香酚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一个专家委员会(JECFA)1980年就发布了丁香酚的风险评估结果,认为一个60千克重的成年人终生每天摄入150毫克不会有任何问题。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以及多种丁香提取物在中国和美国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在中国是作为香精香料直接在食物中使用,且不限定添加量。同时,化妆品、肥皂、香水等日化产品中也可以用它作为香精香料,这从侧面证明它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国际上允许使用鱼用麻醉剂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芬兰、新西兰、日本等,都是渔业生产大国。各国的管理方式大同小异,一般包括三方面,一是规定麻醉剂的品种,二是规定麻醉剂的用量或残留量,三是规定休药期。

我国对鱼用麻醉剂的管理,无论这些鱼归农业部管,还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管理,由于法规中没有明确提出允许使用的麻醉剂种类和剂量,因此严格来讲,只要用了麻醉剂就是违规。

但是,在不影响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如果能合理使用麻醉剂则有利于渔业生产,也有利于丰富市场供应,这在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作为普通大众,我们该如何看待麻醉鱼现象呢?简单来说,一般食品中使用丁香油的剂量是相对安全的,只要你吃的鱼没有强烈的花香(无论活鱼或冰鲜鱼),就不必过于担心。

UUID: 503398f2-4021-4042-92cc-49ba1b6da43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5年/2015-12-15_“麻醉鱼”能吃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