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是值得铭记的中国科学诺奖圆梦之年——2015即将过去之时,《知识分子》想要留给广大读者的最佳纪念和礼物。2015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正在电脑前奋笔疾书。数分钟后,屠呦呦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来,饶毅瞬间如释重负。
半小时后,《知识分子》第一时间推送饶毅对屠呦呦获奖的解读文章,阅读量瞬间破万。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国科学的冲击,是今天人们不能不反思的问题,而饶毅的发问也并非只是情之所至。对于青蒿素研究的历史,他比常人有着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感悟。早在2011年,他就曾撰文专门介绍青蒿素和屠呦呦的工作。不过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饶毅也因此而被外界称作是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推手”。
饶毅对青蒿素研究的历史感兴趣始于2000年左右,不过一直到2008年,才有机会与刚刚考入北医的研究生黎润红以及医学史教授张大庆一起,全面挖掘并梳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探究这段历史的任务是艰巨的,经过长达6年的不懈努力,对50余位亲历者的访谈,我们看到了一项特殊时期国家科研任务的艰辛,懂得了青蒿素这一重大人类科学成就的来之不易。
这一切,都被收入了今天我们想要出版的《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一书中。不过,与一般记述青蒿素研发历史的书籍不同,《辛酸与荣耀》以更为全面的科学线索和历史背景,还原出中国科学在诺奖光环下的一段悲欢往事。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疟药,青蒿素成就于“文革”期间的“523任务”,而本书所讲的抗疟药研究历史,则要从1940年代的民国科学家张昌绍写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张昌绍这个名字,但对他的外孙女、著名女影星陈冲一定有所耳闻。事实上,第一位从中药里面获得抗疟药化学分子的,正是当时的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张昌绍。他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进修后,于1941年回到战争期间的重庆。所以,他是放弃国外工作回到苦难深重的中国的“爱国科学家”。
来到重庆后,张昌绍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神经药理研究,转而研究中国急需的抗疟疾药物,而且经过几年努力,他和同事成功地从中药常山中,提取到有抗疟作用的常山碱。所以,张昌绍是从中药获得化学药物的第一功臣。他的思路和方法,正是以后研究青蒿的思路和方法。虽然张昌绍不是屠呦呦的老师,但屠呦呦的老师也是留学西方的科学家,他们将西方研究药物的科学方法引人中国,他们在中国的科研实践和教学,为以后的科学工作者所传承。
可惜的是,张昌绍在1967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而自杀。了解这样的历史,才能了解屠呦呦,一位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医学院的药学系本科毕业的学生,是如何得知怎样从中药中提取化学分子的。“文革”期间,老一辈科学家要么自杀、要么受到批斗。但是当时年轻的一代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和基础。青蒿素的科学研究过程重复了1941~1947年张昌绍的研究过程,不过将常山换成了青蒿。
大家之所以不知道常山碱,是因为它在抗疟之外会造成呕吐,故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青蒿素的副作用小,因此才被大家广泛使用。我们的新书《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忠实记录了亲历者的回忆和看法,这种客观的历史研究,是《知识分子》所推崇的精神和方法。通过此书,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更希望有青年人能够因此而热爱科学,让他们看到科学是值得追求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