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鸡汤”的人认知能力更差

作者: Roberto Ferdman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5-12-07

研究表明,许多人容易相信看似深刻的胡说八道,这种现象与认知能力较低、本体困惑、易信阴谋论和宗教等特征相关。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往往对随机生成的无意义句子给予高分,显示了对胡说八道的高接受度。

语言拥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就算是含混不清、故弄玄虚、看似深刻但毫无意义的语言也能。就比如说 “整体使无尽现象静默”这句话吧。这句话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实际上,它就是网站随机生成的。许多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一点,或者转念一想也能发现。但事实是,认为这句言之无物的废话意义深刻的人数量也十分惊人。

“有很多人就是很吃看似深刻的胡说八道这一套。”戈登•彭尼库克(Gordon Pennycook)说道。彭尼库克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一位博士生,他的研究方向是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别人更好骗。

彭尼库克和一支来自滑铁卢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分为四部分,目的是衡量人们有多容易相信胡说八道。“整体使无尽现象静默”就是研究中用到的随机生成的句子之一。彭尼库克用到了一个网站——站名本身(Bullshit)就取自网站生产的内容——来生成语句样本。

在第一部分中,他们要求300位被试者为随机生成的句子的深刻程度打分,1分最低5分最高。被试者们不但打出了2.6的平均分,说明他们认为这些句子至少“有些深刻”,而且还有四分之一的被试者打出了3分或以上的高分,这意味着他们认为这些句子的确意义深刻,甚至非常深刻。

在第二部分中,彭尼库克使用了真实世界中的例子,他从灵修导师狄巴克·乔布拉(Deepak Chopra)的推文中摘取了一些被人们认为含混不清、言之无物,但看似深刻的句子(比如:“自然是意识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和第一部分中随机生成的句子混在一起。

“被试者们认为推文的深刻程度和随机生成的句子差不多,”彭尼库克说,“所以,他们看穿这两种胡说八道的能力一样糟糕。”

在第三和第四部分中,研究人员加入了一些平淡无奇的说法(比如,“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和广为流传、往往被认为意义深刻的格言警句(比如,“水滴穿石,贵在坚持”),来确保人们不是看到什么都觉得深刻。平均而言,人们的确倾向于给真正深刻(或者至少相对深刻)的句子打出最高的分数,但许多人并没有这么做。四分之一的被试者把最高分打给了看似深刻的胡说八道。

人们究竟为什么会从含混不清的流行语,以及合乎语法但完全随机的句子中看出意义来,具体原因还不清楚。有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不理解某句话的原因,其实是这句话根本没什么可理解的。或者,他们对自己听到或读到的东西不够有怀疑精神。

那些更倾向于相信看似深刻的胡说八道的人们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特别地,在对胡说八道的接受程度之外,研究者们还测试了参与者们其他方面的个人特征,并描述如下:

“倾向于相信胡说八道的人较不擅思考,认知能力(即语言智力、流体智力和计算能力)较低,更容易产生本体困惑(即相信没有实证证据支持的事物)——比如祈祷能治病,也更容易相信阴谋论、宗教和超自然现象,更倾向于支持补充医学和替代医学。”

“我觉得很多人什么都愿意信,”彭尼库克说。“他们对自己听到和读到的东西太没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了。”

彭尼库克并不是第一个对胡说八道的流行和效果产生兴趣的人。还有许多人也做了同样的事,这其中就包括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家哈利•弗兰克福特(Harry Frankfurt),他在一篇写于2005年的文章,以及同名文集《关于胡话》(On Bullshit)中,探讨了胡说八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但彭尼库克的角度相当独一无二。其他人关注炮制胡说八道的人的动机,而彭尼库克则专注研究使人们更容易相信胡话的因素。

“这些结果都还十分初步,但这篇论文、这项研究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展示出许多人愿意相信他们本不该相信的东西,研究还表明,的确有个不错的方法,能够衡量出人们对胡说八道的接受程度究竟如何。”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到底有多好骗,就试试让他们读几句毫无意义的废话,然后让他们谈谈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意义吧。

UUID: 8172c815-46f1-409a-abc0-0ea328fa31c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12-07_狗屁不通,也有人信?喜欢“鸡汤”的人认知能力更差.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