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心理咨询”这个概念也许并不陌生,大众媒体上也有很多心理学家经常为大家烹制“心灵鸡汤”或三言两语“指点迷津”。本文作者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她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其实,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有不小误区或偏差。心理咨询那些事儿,也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心理咨询的短期效果并不是快乐。相反,心理咨询的某个阶段,你会感受到很多痛苦。因为面对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才会有“掩盖”“逃避”“否认”等行为——如果很快乐,人们就不会创造出这么多非理性的应对方式了。但心理咨询的长期效果一定是使人快乐。你将通过心理咨询更加了解自己,提升驾驭自己和驾驭生活的能力,对自己感觉和判断更有自信,并因此能创造自己喜欢的人生。
没有人能解决你的问题,除了你自己。事实上你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你之所以认为对自己的问题无能为力,只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智慧所在——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帮助你拿回你的智慧。心理咨询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和来访者的投入度,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你真的需要承诺,那么心理咨询师能够承诺的是在与你共同工作期间,投入其最大的耐心和热情,并且竭尽所能。
我真的不知道你该怎么办,因为我与你是不同的。我们在方方面面都不同,生活背景、性格特质、思维模式等等,所以我提供的方法只是适合我自己,不见得适合你。但是我很愿意和你一起去寻找适合你的方法,并且我深信那方法就安放在你的内心和头脑空间里,只等着我们一起去发现它。
我们在咨询过程中,根据阶段的不同大致会做3件事。第一件事是“了解-聚焦”,大概需要1~2次咨询。
你将自己的问题或困扰告诉咨询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也许会提出一些问题,以便深入了解你关心的问题;然后会和你一起看清你的真正需要,聚焦对你最有价值的切入点。第二件事是“探索-解决”,需要5~50次甚至更多次数的咨询,一般咨询都在12~30次左右。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探索,抽丝剥茧般地找到被困在你内心的能量,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转化,使你的自我恢复力量和活力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并生出为自己负责任的力量和能力。第三件事是“检视-调整”,这个不是专门来做,而是融合在平时的咨询里。
心理咨询师的伦理守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避免双重关系”。所谓双重关系是指咨询师与来访者保持咨询关系之外的关系,比如朋友关系。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来访者的利益。
在咨询室里,咨询师有时候要充当镜子的角色,即咨询师需要客观地反映你本来的样子,让你能看到自己,从而促进你的再成长。如果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之余和你建立了朋友关系,那么为了珍惜你们的友情,他势必会碍于面子使得有些话难以说出口,而这恰恰损害了你的利益(你花咨询费其实是为了听真话)。而这个“碍于面子”,就好比我这面镜子已经有了污点,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你,也就失去了作为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条件。
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师伦理守则的基本条款,也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底线。作为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心理咨询师,严格保密是其为来访者做的最基本的承诺。
首先,你填写的表格会绝对保密,除了咨询师之外不会有第二人看到;其次,咨询录音除了你和咨询师之外,不会有第三人听到;最后,咨询师不会向你之外的任何人提及你的名字和你的故事,包括他的伴侣和孩子;但是,如下3种情况咨询师则无法继续为你百分之百保密:当咨询师接受案例督导时,会隐去你的姓名和能识别你个人信息的资料,部分地向督导提及你的情况;当评估你可能会发生危险(自杀或自伤),咨询师可能会联系你的联系人或者报警,这样做的根本是为了保护你而不是伤害你;当你因违反法律条款而被起诉时,咨询师有义务配合警方的调查而部分公开你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