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那个非常特殊的年代,在实验手段、资源信息基本匮乏的情况下,历经6年多时间,以国内自身力量,最终成功获得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这项成果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解读,都令人对当年科学前辈充满敬佩。
上个月正逢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纪念,北京、上海都有专门的纪念活动。藉着这些活动,发扬“胰岛素精神”成为媒体报道的话题。在当前全国对创新驱动高度依赖、上海又特别地负有建设具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特殊任务和需求的背景下,很难找到类似人工全合成胰岛素这样的具有中国特色、上海色彩,既能提振人心,又催人思考、见贤思齐的话题。
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这件事和诺贝尔奖有关吗?有人认为是有的。现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有过这样的评价: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与影响。不少国外同行也对中国科学家的这一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熊卫民副研究员著文披露说,对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未能获诺奖的事实,国人是难以接受的。从1979年起,社会上开始流行多种版本的未能获奖的原因分析。熊卫民认为,上述原因中,候选人过多说显然是错误的。考虑到诺奖评选规则,为力保中国科学家榜上有名,最终国内上报的名单只有一位候选人,以便他和另两位作了相似工作的国外科学家共享一个奖项。
对熊卫民先生试图通过找到当事人,以口述记录等方式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的种种努力,笔者表示敬佩。但对其由此提出的一些结论意见,笔者认为这也仅是可以备作参考的一家之言。真相只有在得到更多资料佐证的情况下才可能慢慢显示出来。这里笔者提供本人在两个场合下听到、看到胰岛素合成的当事人之一——上海生科院细胞生化所研究员张友尚院士对这一工作终未能获诺奖的看法。
尽管冲击诺奖未果,但这并不影响“人工合成胰岛素”在国内获得各种奖项和荣誉,最主要的是这个工作本身已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借着这次牛胰岛素合成50周年纪念的节点,“胰岛素精神”一说被正式提出。笔者以为,如能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的态度,科学理性地梳理出一些真正称的上“胰岛素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牛胰岛素精神”可以总结的内容很多,笔者仅就几个有限的点上谈一点自己对“胰岛素精神”的学习体会。敢于挑战世界难题。尽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课题的提出本身有着当时“科研大跃进”思维的政治色彩,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条件下,能提出这样的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前沿性和基础性课题研究课题,其胆略、胆识和勇气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