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科技界的创业大潮亦是风起云涌。国家鼓励科技人员“合理合法富起来”,科学家创新、创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然而,技术创新一般基于几十年前基础科研的突破,中国的科学基础和积淀相比西方和日本,目前仍属薄弱。另外,现在人们谈起创新,更多是聚集在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范畴,真正的基础性科技突破屈指可数。
9月19日,在2015年“求是奖”颁奖典礼现场举办的“颠覆前路?
科学家与创业者”Panel Discussion上,6位科学家和创业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对话,畅谈自己关于创新创业的新思考和新观点。
参与此次Panel Discussion的嘉宾包括:鲁白(主持人,《知识分子》主编、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薛其坤(清华大学副校长)、王晓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百济神州创办人)、陈恂(BaseBit Technologies创始人与CEO)、张远波(复旦大学教授)、王立铭(浙江大学教授)。
鲁白教授作为主持人,首先提出了关于科技创新与创业的讨论主题。他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几年,过去快速的成长有一部分是靠中国巨大的市场,有一部分是改革红利,还有一部分是基于中国跟国际上的价格差异。随着中国从一个世界大国逐渐变成一个世界强国,大家会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创新会是今后经济可持续成长的更重要的源泉。
薛其坤教授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谈到了清华大学在学校层面一直在讨论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创新、创业是现在的社会潮流,但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这个定位应该是非常明确、非常坚定的。怎么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国家创新、创业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挑战的问题。
王晓东院士则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和思考。他认为,创业和创新是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如果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创新大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这些事情又该有谁来做呢?难道让大学生们来做?但是在创业和创新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应该怎么定位,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陈恂博士从市场、投资人、硅谷高科技公司创业的角度,谈到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大学应该是兼收并蓄的角色。如果有学生想创业,大学应该为他创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如果有学生想做科学家,潜心做学问,大学就应该为他们潜心做学问创造安静的环境,提供服务。
张远波教授和王立铭教授也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张远波教授认为,中国从来不缺有激情、有才华的人,可能缺的是机会。这次创新、创业的风潮也是一次机会,我相信每次机会出现之后都会涌现很多能够成功的人。王立铭教授则认为,不应该去限制大学里的人究竟应该去做研究、应该创业,还是应该教书等等。
最后,王晓东院士总结道,科学的精神,那就是“求是”。今天所有的乱象,在我看来,包括创新创业,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科学。科学最核心的本质,就是“求是”。现在的很多怪现象,包括利欲熏心、抢劫别人的成果,这都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科学的精髓就是“求是”,是什么就是什么,否则我们该如何追求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