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北方纷纷进入供暖期,多个城市遭遇重度雾霾,其中尤以东北地区为甚。沈阳更是遭受了六级严重雾霾污染,PM2.5浓度突破1400,能见度不足一百米,市民纷纷称空气“辣眼睛”,医院呼吸科病床爆满,不少人只得戴上防毒面罩出门。一时间“雾霾”这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又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冬季供暖究竟对雾霾天气有多少影响?
北京大学陈松蹊教授带领的光华管理学院和统计科学中心的环境大数据研究团队关于北京城区PM2.5污染状况的研究报告被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正式接收,并于10月21日在线发表。报告通过近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冬季供暖会使得PM2.5浓度增加50%以上,显著地加重了冬季空气污染。
如何公平评价PM2.5的变化?
“去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除了对今日肆虐的雾霾诸多不满外,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始终应是今年相较去年而言,排放是否有所降低,污染情况是否得到改善。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公平地比较不同年份的PM2.5浓度。陈松蹊等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观测到的PM2.5实时浓度数据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很大。这就导致一个地方的污染排放实际上增加了,但由于有利的气象扩散条件,观测的PM2.5反而可能会更低。
报告中提出了解决方案——在环保评估中去除天气这一影响因素来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在计算2010年到2014年中任何一年份的1月份PM2.5平均浓度时,我们必须将2010年到2014年五年的1月份的天气情况(如风向、湿度等)都考虑进来,也就是以五年的天气为计算比较的基础。这样做就可以去除掉某一年的异常天气对PM2.5浓度的影响。
供暖是冬季重度雾霾的元凶吗?
利用上述方法,该报告还分析了2010-2014年北京冬季供暖效应。结果发现,冬季供暖期比非供暖期的PM2.5浓度平均要高出50%以上。而如果不使用报告中的方法进行分析,供暖效应在某些年份很难体现。报告中数据显示,北京冬天严重污染状态占比28%,是四个季节中最高的。
每年11月份,北京城市开始进入供暖期,不少研究表明煤的燃烧是PM2.5的一项重要来源,而目前整个北方地区的供暖主要依靠燃煤,而且不少地方使用劣质煤。
仅靠降低供暖排放就能实现减排目标吗?如果去除掉由于供暖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PM2.5颗粒物,北京PM2.5的年平均浓度会是什么水平?报告中为我们提供了如下两个假想情景。
以上分析说明,即使在这两种理想的情景下,只靠减低冬季供暖的排放来降低PM2.5,不能使北京的年均污染达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25%的减少及年平均浓度不超过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所以还需要采取其他大力度的减排措施,降低其它月份的PM2.5浓度从而降低年平均浓度。治理雾霾早已刻不容缓,我们需要政府实施更有效的减排措施并且真正执行环保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