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这是英国足球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突然爆发了一场非主流文化运动。根据曼城球迷网站MCIVTA的叙述,一个叫Frank Newton的人带了一个5英尺长的巨大充气香蕉去了曼城的比赛现场用来搞笑。尽管那时曼城球迷们基本笑不出来,其他人还是立马爱上了这个创意,让充气香蕉变成另一种新兴潮流。
小摊小贩们开始卖这些香蕉,Newton自己则马上换成了6英尺长的充气鳄鱼,其他球迷则挥舞着充气鲨鱼、飞机和充气泳池。曼城球迷们拿着巨大的充气香蕉,图片来源:MCIVTA
在人们看来,正是曼城球迷,那些可爱的常败将军才会做出来这些看似疯狂的举动。他们发明了自己的一套戏谑比赛失利的方法。这支队伍从1968年以来一直在各级联赛间上下徘徊,从没拿过英超冠军,但球迷的黑色幽默让他们经受打击却仍然忠诚。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2年:中东阿布扎比酋长国(阿联酋成员之一)王室的一个亿万富翁通过手中的私募公司买下了曼城俱乐部。有了土豪的赞助,买了很多球员的曼城获得了自1968年来的第一个超级联赛冠军,并在2014年再次夺冠。尽管许多人都为这支久未获得胜利的队伍感到高兴,也有人似乎并不是那么开心。
曼城球迷们的形象本来是“坚持不懈的丧家犬”,却一夜之间成了比赛中的佼佼者,变成了世界上最有价值、最成功的球队的球迷。“胜利已经到来,但我觉得许多老球迷会因为忽然变成了一流球队的球迷而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落差,”足球网站ESPN FC的主编Steve Busfield几年前告诉正在研究球迷心理学的我说,“曼城队的球迷曾以不幸为乐。”这让我想到了纽约大都会棒球队的复苏,以及他们的球迷。
当Frank Newton把他的充气香蕉带去曼彻斯特时,大都会球队还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世界大赛的卫冕冠军,但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赢过。可现在,经常被戏称为“呵呵大都会”(#LOLMets)的球队发现自己成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两支棒球球队之一。
虽然,在周五返回纽约进行第三场比赛前,他们在今年的世界大赛中总比分暂时落后(最终纽约大都会以1:4的总比分输给堪萨斯皇家队,未能取得世界大赛冠军),但不论最终输赢如何,大都会的队员十分有天赋,而且有一个年轻有为的投手。他们已经是国家联盟的冠军了,也没有什么理由认为他们这个赛季的成功会是昙花一现。
从心理角度分析,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以“不是洋基”(纽约洋基队是同城的另一只大联盟球队,远比大都会成功)自称的球迷来说,自己粉的球队忽然成了冠军队伍,是什么样的体验呢?假设大都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都战无不胜,赢球也不再是神话,那么球迷的感受也会随之改变吗?大都会的球迷和2012年前的曼城球迷很像。(作为一个公平的砖家,我对这两队都没兴趣。
)其他球队的球迷非常喜欢他们:正是这种独特的不求回报的归属感让他们变得像一个真正的“体育迷”,而不像那些只会为胜利欢呼的所谓“球迷”一样肤浅。比如说,想想囧司徒(Jon Stewart,美国著名脱口秀演员)如果在《每日秀》上成天谈论他是多么喜欢洋基队会是怎样。大都会球迷不仅是球队的粉丝,更是忠诚的象征:如果你戴着大都会的帽子,这说明你不是一个只追求强队的所谓“赢球蜜”。
大都会球迷是完全值得信任的(也许现在不行了)。根据莫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Daniel Wann(同时也是堪萨斯皇家队的忠实粉丝)的说法,人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喜欢一个球队,其中之一就是球队的胜利能提高球迷的自尊。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释这个现象;但就目前来说,我们先假设它就是这样。
不论是从1987年开始一直忍受失败直至今日的老球迷,还是今年才见风使舵的新粉,大都会的球迷都在战胜了小熊队之后欢呼雀跃。如果球队继续前进赢得世界大赛的话,球迷又能庆祝一番。也有人认为这是自豪感在起作用,比如心理学家Lisa Williams和David DeSteno。他们认为自豪感是自尊心外化的表现。也就是说,当你知道你自己很成功,同时意识到别人看到了你的成功,那么你会变得更自豪。
Williams和DeSteno认为,这能解释自豪感是如何在演化上帮助人类的:它能帮你战胜无聊费力且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的工作。对于大都会的球迷来说,球队在全国直播时大放异彩会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不论他们成为球迷的时间有多长。
对于那些见风使舵,在今年才成为粉丝的球迷,前面提到的自尊和自豪就是他们收获到的一切了。他们会在短时间内感受到自尊、骄傲、快乐、愉悦、有趣——但不会有复杂的心理情感。所以当一个“赢球蜜”有充足的理由,但这也是我们不喜欢他们的原因之一:我们对于这种“搭便车”的行为十分敏感,并会对没有经历“共苦”,却来享受“同甘”的人产生天然的怀疑。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愿意长期支持一个失败队伍呢?曼城队的球迷和他们的香蕉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方式,即对运动的热爱是世界上寻找身份认同的最方便、最明显、最固定的方式。无论输赢,你与球队的情感共鸣总会让你坚持走下去。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体育球队和它的球迷群体是一个难得的归宿,填补了球迷对归属感的渴望。有的科学家认为,人们追求归属感就像饥饿时搜寻食物一样,这是一种基本的需求。
比赛的胜利能改变一个集体里人们的自我身份认同,这是球迷无法掌控,甚至不想看到的。老曼城队球迷当然会为球队的胜利欢呼,但也会因为新俱乐部和新球迷有一些复杂的失落感,毕竟这个球队已经和他们曾经为之着迷的队伍已经不完全一样了。红袜队的球迷在球队赢得了2004及2007年的世界大赛之后,已经变得和他们的强敌——洋基队那些自大的球迷一模一样了。
金州勇士队的球迷们一直是NBA中最受欢迎的球迷,但当今年勇士队夺得1975年来的第一次冠军时,许多人却忽然变得非常讨厌勇士球迷。我觉得这个身份危机不仅发生在球迷身上,孩子上了大学的“空巢”父母也有类似的体验:“我们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但是……我们也不再是那个离不开我们的小可爱的家长了。”
我们的身份当然会改变。但正如一位球迷社会学家告诉我的一样,对于很多球迷来说,1996年那支从未获胜的克利夫兰布朗队(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球队)离开克利夫兰去往巴尔的摩时,他们的反应就像是亲人过世了一样。我们球队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而当这个来源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失落是难以名状的。
人们嫌弃球迷以及他们的狂热情绪,但利用来自心理学、神经学、内分泌学以及社会学的跨学科证据,深层了解人们的行为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以后,我们发现,体育迷并非装腔作势,也没有攀附不属于他们的荣耀。队伍获胜让球迷获得的狂喜完全是真心实意的。你的大脑在感知和处理自己取得的重大成功时,也是这个样子的。但随着成功的持续,喜悦也会逐渐减退,球迷也会遇到下一个问题:我现在到底是谁?
你可能不会愿意把胜利拱手相让,就像你不会愿意让你正在读大学的子女回到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年纪。但有时候即使是成功的父母也会想偶尔回到那些半夜被吵醒无数次起床哄宝宝睡觉的日子:当时的他们虽然不知道其实这一切确实都会好起来,但仍然会抱着这个信念一直往前走。有时候成功的球迷也会从柜子里拿出充气香蕉,若有所思地看着它,这还是原来那个香蕉吗?拿着香蕉的这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