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的全身都为高速游动而生,躯干呈粗壮的水滴形,表皮光滑,第一背鳍和胸鳍在游动时可收拢在体表的凹槽中,尽可能减小阻力。金枪鱼的肌肉富含血管,因此鱼肉的颜色比大多数鱼的肉要深,外表更像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肉。如果把鱼类比作汽车,那金枪鱼就是其中的“法拉利跑车”——马力强劲、线条流畅、为速度而生。
金枪鱼又名鲔(音“伟”)鱼,全世界共有8种,最大的北方蓝鳍金枪鱼曾有4.6米长、684公斤的体型记录,而小型的黑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通常不到1米长。各种金枪鱼的身体都呈粗壮的水滴形,浑身都是强健的肌肉。大名鼎鼎的金枪鱼肉呈深红色,蕴含着丰富的血管网,赋予了肌肉强大的运动能力,并使它们的体温高于海水。有些种类的金枪鱼,在低于10℃的冷水中也能保持25℃以上的体温,是部分意义上的“温血动物”。
金枪鱼游动速度极快,如黄鳍金枪鱼的游速可达75千米/小时,而且能长时间保持较高速度。至于代价,就是“根本停不下来”。金枪鱼自打破卵而出,一辈子都在游泳,从不休息,否则就会憋死——为满足快速游动时的巨大耗氧量,金枪鱼不像大多数鱼类那样通过口腔、鳃盖的一张一合来呼吸,而必须时刻张开嘴用力游动,让水从口中流入,然后再流过鳃,由鳃吸取水中的氧气。
大运动量带来了大胃口,金枪鱼一餐就要吃下相当于体重18%的食物,并且都是鱼、虾、乌贼这样高蛋白的动物性食品。在茫茫大洋中填饱肚子,不仅要求“战略机动性”,能进行长途跋涉到达猎物出现的海域;也需要“战术机动性”,以攻破猎物群体的防御阵型。金枪鱼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办法,就是结群生活。
金枪鱼群常常出现在远洋,因此渔民将它们捕捞上来后,要迅速将其杀死、切开鳃盖并从中掏空内脏,再丢进冷库,才能使金枪鱼肉在渔船航行几个月回到港口后仍然新鲜。金枪鱼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的广阔水域,与许多远洋鱼类一样,它们平时总是成群活动。群游的优势,首先是省力。当一群鱼以相同的速度、方向前进时,它们能利用相互间产生的涡流,来减小身体与水的摩擦力。
计算显示,鱼群游动中每条鱼受到的摩擦力,大约只有单独游动时的1/5,这可节省了一大笔能量。除了方便迁徙,沙丁鱼、鲱鱼等小型群游鱼类在遭遇捕食者时,整个鱼群就以密集队形不断变换游动方向,使捕食者难以锁定某一条鱼,无从下口。而捕食它们的金枪鱼同样以“战队”出击,对小鱼的队形展开多点进攻,将其打乱、打散,每条金枪鱼消耗较少的体力就能大吃一顿。强壮身躯加上群游之便,使金枪鱼能在大洋中长距离洄游。
比如北方蓝鳍金枪鱼在美国墨西哥湾出生,然后横穿整个大西洋,到欧洲海岸进食,成年后再返回墨西哥湾繁殖。如此长距离的迁徙,跟候鸟的长途飞行可有一拼。不过,这么长的迁徙路线,金枪鱼是如何记住的呢?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在金枪鱼等洄游鱼类的鱼群中,一小部分“有知识”的鱼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鱼群中的大部分鱼没有什么方向感,但一小部分鱼坚定地沿着某一个方向游动时,附近的鱼就会纷纷调整方向,最后结成目标一致的大群,开始迁徙。如果把这些“识途鱼”从鱼群中剔除掉,或者鱼群密度突然大幅降低,整个鱼群马上就会陷入混乱。大多数成年金枪鱼生活在100米~400米的水深范围内,有些种类的成鱼甚至能潜入1200米以下的深海,而幼年金枪鱼生活的水层一般不超过50米深。
年龄、体型类似的鱼一起组队,有利于保持动作一致,无论长途洄游还是捕猎都比较方便,许多海洋群游鱼类都有这种习性。或许正因如此,金枪鱼并不介意同类相食,万一幼鱼群不小心遭遇成年鱼群的话只怕凶多吉少……利用金枪鱼的这个习性,渔船本来可以调节下网深度,有选择地捕捉不同年龄的金枪鱼。可随着人类对海鲜的需求越来越大,远洋捕捞也不讲那么多规矩,给金枪鱼的种群造成了重创。
尤其是体型庞大的北方蓝鳍金枪鱼、南方蓝鳍金枪鱼都已濒临灭绝,几乎快成海里的大熊猫了。在南非好望角以西海域,沙丁鱼们每年5月到7月结成长达几公里的超大鱼群,沿着海洋寒流进行迁徙,包括金枪鱼在内的各路捕食者也尾随而至。海豚拿出合作驱赶、发射气泡等高端战术,须鲸张开大嘴狂吞一气,鲨鱼在鱼群中四处混战,鲣鸟则似雨点般从高空直冲而下……而北方蓝鳍金枪鱼们凭借速度优势,如同一道道劈入沙丁鱼群的闪电,迅猛无伦。
在其他一些海域,金枪鱼群有时直接担当撕裂饵料鱼群队形的主力,鲨鱼们跟在后面捡漏。实际上,金枪鱼和其他捕食者虽出现在同一猎场,也较少相互攻击,但并不是真正的协同作战,而是各怀鬼胎——反正食物管够,大家一起把局面搅浑,然后各吃各的就行了。尽管谁都没主动跟其他物种配合,这种“合作”还是让大家都少花力气就吃到了更多食物,可谓无意中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