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军备竞赛”,是动物演化的重要动力,恐龙也不例外。比起千篇一律细长身子、尖牙利齿的肉食恐龙,植食恐龙的模样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每个类群都有自己的护身法宝。
长脖子、长尾巴的蜥脚类,是恐龙当中的巨人,体重轻则7~10吨,重则近百吨。庞大的体型使它们活动缓慢,但这绝不意味着蜥脚类就是任凭宰割的“移动肉库”,它们是肉食恐龙最难对付的猎物。
除了骨骼精奇的腕龙类,大多数的蜥脚类恐龙,都有一条与长脖子相对应的长尾巴。比如一条27米长的梁龙,脖子只占全长的五分之一,尾巴却足足占了全长的一半!长尾巴除了保持身体平衡,也是重要的防御武器。蜥脚类的尾巴根部附着有大量肌肉,尾尖部分是一块块细长坚韧的骨棒,犹如一条长鞭,甩动时尾尖的速度接近音速,能把靠近的食肉恐龙打得皮开肉绽。
中国的蜀龙、峨眉龙等,尾巴末端是个骨质的尾锤,甩动起来没那么快,但打击力量更加生猛。
剑龙是辨识度最高的恐龙之一,它们小小的脑袋、背上两排巨大的骨板以及尾巴上的几根尖刺,一看就不会认错。在侏罗纪,它们是体型仅次于大型蜥脚类的植食恐龙,更兼骨板和尖刺护身,应该啥都不怕了吧?剑龙的骨板是否真的用来防身,其实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统一意见。
有人认为这些骨板基本遮不住身体,骨板表面还分布有许多血管,容易受伤,起不到防护作用,可能是在气温过高的时候帮助散热的;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剑龙可以在遇到危险时将骨板充血,呈现出强烈的警戒色。不过剑龙的主要防身手段,应该还是巨大的体型以及尖利的尾刺。在同时期最常见的肉食恐龙——异特龙的化石上,古生物学家就找到过被剑龙尾刺击伤的痕迹。
比起剑龙,后起之秀甲龙类更把防御做到了极致。
白垩纪晚期的几种甲龙,从头颈、背部到尾巴都覆盖着厚重的骨质甲片和大量尖刺,简直跟装甲车差不多。一些种类的甲龙还在尾巴末端长有尾锤,在科普作品中常有甲龙挥动尾锤、砸断暴龙腿骨的桥段。然而真正的甲龙,远没有那么强大。目前复原认为,最大的晚期甲龙类也只有5.5~6.5米长,体重2吨多。
这跟动辄超过五六吨重的暴龙、三角龙、鸭嘴龙等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其力量完全不能跟暴龙抗衡,比起惧龙、艾伯塔龙等年代稍早的暴龙类也不算大。而且甲龙的尾部比较僵硬,尾锤不能承受强烈的撞击,很可能只是用于求偶时的争斗,并非有效的防身武器。
甲龙类真正的防御之道,或许就是对肉食恐龙极低的性价比:没有其他大型植食恐龙那么多肉,却有重甲护身难以下嘴,抓到了也没多大意思……另外,各个时期的甲龙类化石都不多,或许它们活着时就是深居简出、难以发现的猎物。
角龙类是恐龙当中最晚崛起的一个大类,白垩纪晚期才出现在地球上,不幸在繁盛期赶上了那场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它们当中最著名的就是三角龙了,它和暴龙的对决场面经常出现在媒体上。
角龙类的头骨向后延伸出巨大的“颈盾”,可以遮蔽脆弱的颈部,鼻子上方、眼睛上方和颈盾边缘还长有多根锐利的尖角,外表十分威武。不过这些颈盾、尖角到底有多好使,恐怕要打个问号。除了最晚期的三角龙,大部分角龙的颈盾只有边缘一圈有骨头,中间是空心的,而它们的对手——暴龙类咬合力超强,足以咬坏脆弱的颈盾。目前一般认为,角龙类的颈盾可能覆盖着色彩斑斓的皮肤,用于求偶炫耀,遇到食肉恐龙时也能吓吓对方,其实不抗咬。
被动防御不行,干脆主动些,冲上去用尖角顶翻食肉龙吧?古生物学家对三角龙做过模拟测试,发现它们的头骨难以承受高速运动下的撞击。三角龙更可能是呆在原地与暴龙对峙,在缠斗中伺机用尖角刺中对方。或许正如今天的羚羊、野牛很少用尖角去对抗猛兽一样,角龙类遇到食肉龙时的反应,很可能也是直接跑路。即便在求偶争斗当中,它们的尖角可能也主要用来炫耀,很少真的舍命相搏。角龙类头骨化石上没有太多确凿的打斗痕迹,就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