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耐青蒿素疟原虫目前在东南亚迅速传播,但是人类尚不了解它们的传播方式,一旦这种疟原虫传播到非洲,那么人类为消除疟疾所作出的努力将毁于一旦。
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来自柬埔寨的耐青蒿素疟原虫可以感染两种东南亚蚊媒(Anopheles dirus和Anopheles minimus)和一种非洲的主要蚊媒(Anopheles coluzzii),并且这些疟原虫可以在蚊子唾液中中产生感染人类的子孢子。这预示着耐青蒿素疟原虫可以在柬埔寨及周边国家迅速传播,甚至有可能蔓延至非洲。这一研究结果为人类进一步防止疟疾蔓延敲响了警钟。
青蒿素联合疗法(ACT)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大大影响了ACT的疗效。双氢青蒿素哌喹是目前ACT的前沿疗法,然而在柬埔寨西部,由于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这一疗法的疗效大打折扣。耐青蒿素疟原虫目前在在柬埔寨及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家开始蔓延,甚至有传播至非洲的可能性,但是人类却并不了解这些疟原虫是如何在本地区和非本地区的蚊子之间进行传播的。
湄公河流域的按蚊种类繁多,他们都有可能是传播疟疾的媒介。人们尚不清楚这些蚊媒在耐青蒿素寄生虫传播中的角色。由于每个耐青蒿素寄生虫种群的基因几乎相同,并且恶性疟原虫株系对不同的按蚊感染能力不同,科学家们假定耐青蒿素种群对本地疟蚊属的感染能力会影响其在湄公河流域的传播速度,同时如果其不能感染非本地蚊媒,那么耐青蒿素疟原虫就不会向其他地区的传播。
非洲是世界上疟疾传播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大陆,因此想要评估耐青蒿素虐蚊虫在非洲的蔓延的风险,必须先检测耐青蒿素疟原虫能否感染非洲蚊子。
非洲疟疾高发地区的病媒物种相对较少,然而,柬埔寨和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的按蚊种群包含了大量的病媒物种。它们种类丰富,但人类缺少对它们生态特性的了解,因此在这一区域限制、阻断疟疾传播变得尤为困难。
此外,控制虫媒的干预措施主要在室内进行,如使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臭虫以及室内杀虫剂喷雾,而蚊子的叮咬及休眠行为主要发生在室外,这使得虫媒干预措施收效甚微。因此控制疟疾主要靠临床干预,而临床干预又由于抗药性而屡屡失败。
为研究恶性疟原虫的传播动力学,研究人员从病人体内的寄生虫分离株中制备了配子母细胞,并用它们去感染本地和非本地的蚊媒。
研究发现来自柬埔寨的耐青蒿素分离株在两种东南亚蚊媒(Anopheles dirus和Anopheles minimus)和主要的非洲蚊媒(Anopheles coluzzii)中发育并且产生了子孢子。这说明这些寄生虫可以在柬埔寨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快速蔓延。这些发现向在东南亚消除耐青蒿素疟疾以及防止其传播至非洲提出了挑战。